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野外活动管理应从应急转变为常态
www.fjnet.cn 2011-04-07 10:19  蔡方华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最近两天,媒体连续报道了北京警方动用直升机救援户外运动者的消息。4月3日,北京某高校学生等30多人相约到房山周口店镇猫耳山登山,但中途迷路遇困。北京警方在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各警种开展救援,并于4日清晨出动两架直升机参与搜救,最终登山者顺利脱困。5日早晨,北京警方再次出动直升机,前往门头沟龙门涧景区营救被困驴友。北京警方的营救行动非常成功,但是,对于是否应耗费过多人力财力救援户外探险者,以及被营救者是否应向政府“付费”等问题,坊间却有着激烈的意见争拗。

警方动用直升机救援遇困的普通市民,反映了公共救援实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乃是以人为本和生命至上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地方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紧急救援行动动用必要资源和先进设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被营救者的健康和安全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完全可以肯定,北京警方的做法是没有疑问的。

但在一个习惯于“私力救济”的社会里,很多人对政府机构运用公共资源营救个别被困者,仍然不太适应。有人认为,既然登山者“自作自受”,遇到困难就应该自己解决,在得到政府帮助之后也应该付费,否则就意味着公共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看法似乎也有道理。

必须看到的是,在一个拥有活力和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公民个人或民间团体不可能总是把自身活动局限于“可以遇知后果”的安全范围里。在特殊情形下,人们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可能无法脱离险境,这就必须要借助公共资源的帮助。享有公共服务体系的紧急救助,可以视为一种公民权利。如果公民要为偶发的、难以预判的紧急救助付费,则服务型政府就失去了意义。

当然,这样的观念预设也不是没有困境。从最近两年的案例看,缺乏经验和准备的户外运动者常常是“主动地”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野外遇险人员在节假日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也势必让公共资源陷入短期匮乏。如果探险者无法及时向外界求救,或者救援力量遇到环境和天气的阻碍,就有可能酿成悲剧。看起来,解决办法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收费或者立法禁止的方式减少市民的户外探险活动。但是,这种合乎逻辑的求解真的能够管用吗?

户外探险的活跃、徒步穿越的兴起,其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表征。人们在崇山峻岭和溪流峡谷所获得的生命体验,也是城市生活所无法替代的。不难预料的是,随着交通的便利和生活的富足,野外活动将会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并可能成为一种常见的休闲旅游方式。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民间自发活动所形成的徒步穿越经典线路,往往成为旅游指南上津津乐道的内容。与之相适应的是,政府对野外探险活动的管理与保障也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比如,探险者要想进入加拿大著名的西海岸步道,必须提前预约,否则无法通行。有的国家对穿越比较险要的线路,还要求旅游者备案并取得许可,否则即视为非法。当然,在这些地方遇到险情或遭遇意外,也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北京等城市近些年来也开始建立户外运动管理与保障机制,如在探险者常去的山道竖立救援灯杆、要求徒步者备案、在远郊区县完善应急救援机构等。但总的看来,这些措施还不成体系、缺乏法律约束,持续性和操作性方面存在不足。把户外救援看成公安机关一家的事情,显然是错误的。把徒步穿越纳入登山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管理,也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旅游、公安等机构应会同民间户外运动组织,对辖区内较为成熟的徒步线路进行梳理和“孵化”,从而筛选出适合普通户外者的可选线路。对徒步线路进行分级管理,对较为危险的线路和地段实行强制备案。政府还应投入资源,对徒步线路进行必要的人员配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把目光从农家乐挪开,看得更远一点,不但能避免太多户外事故的发生,还能为公众的新型旅游方式提供便利。

此外,在公众中开展户外运动常识的普及和教育,也是一件较为急迫的事情。知识普及和安全教育方面,户外活动民间机构大有施展的空间,政府应该更善于借助他们的长处和经验。只要把野外活动管理从应急转变为常态,动用直升机救人的做法或许就不会再有争议了。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