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老吉药业两大股东加多宝集团和广药集团接连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这也使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之争再次升级。业内专家王本昌担心,“王老吉将成为第二个健力宝”,民族饮料品牌在内耗中解体的悲剧或将再次上演。(4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应该承认,王本昌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企业改制、发展路径等方面的诸多相似之处,也决定了当年的健力宝困局和如今的王老吉之争,有较多共同之处。这些共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众多建立于改革之初、兼具国有资产和私人资本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正在或即将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具体而言,这种威胁和挑战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所有者结构的混乱和复杂。王老吉及其与之类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均是在原国有企业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私人资本组建起来的。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尽管新企业中私人资本不一定具有控股地位,但为了更快扭转亏损、创造效益,企业的经营主导权往往也一并转移给了私人投资者。这就在不少企业,形成了私人投资者“无控股地位却有控股者权力”的奇特景象。以王老吉为例,私企加多宝集团和国企广药集团各占有王老吉药业48%的股份,但是在此前数年中,王老吉凉茶的市场拓展却完全是由加多宝独立进行的。不过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国有股东效益的改善,国有股东往往也会寻求重新收回企业实际运营权。可此时,私人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掌控已然“羽翼丰满”,又岂会轻易将苦心经营的成果拱手相让。
其次,资本运作的过分复杂也是导致混合所有制企业内耗频发的原因之一。由于改革之初,国有企业普遍缺乏资金,因此不少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成分,都是通过将生产设备、厂房、专利权乃至商标权等实物或虚拟资产授权新企业有偿使用的方式获得。这就形成了私人投资者作为新企业股东,拥有商标等资产的特许使用权和名义所有权,但国有股东拥有上述资产最终归属权的复杂局面。这种复杂的资本运作只会让各方产生更多的矛盾触发点,从而导致内耗的进一步加剧。
其三,则是政府行政力量对企业运营的实际干预。为了提振地方经济,地方政府恰恰是不少混合所有制企业成立的主要推手,而为促成私人资本介入,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也会对私人投资者作出各种政策性优惠的承诺。然而,这些优厚承诺却在事实上将地方政府直接牵扯进了新企业各股东的利益博弈中。而行政干预的介入则往往使得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更难以用成本较小的商业方式解决,而使内耗对企业的冲击大为加剧。当年健力宝的折戟沉沙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有鉴于此,王老吉要避免重蹈健力宝覆辙,关键在于冲突双方应以妥善合理的经济法律手段理顺所有者结构,达成利益妥协,政府则尤其要保持中立和超然的态度,避免行政干预“越帮越忙”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