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话题 > 正文
大学之“道”“术”“势”
——中国大学生态纵横谈之五
www.fjnet.cn 2011-05-11 00:00  □郭 丹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讨论大学精神的时候,有学者论及大学里的“道”“术”“势”。谓:当今一些大学里“钱权横行”;“势”很强大,官本位浓厚;官很吃香,教授争着当处长;“道”却式微,真学人被边缘化……又谓:“道”沦为“术”,大学精神丧失殆尽。这些论述不可谓不深刻。它揭示了大学里“道”“术”“势”三者的关系和现状。

  不过,对于大学里的“道”“术”“势”的内涵,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明确,才能真正厘清三者的关系,才能使之有利于大学的建设,提升大学的品质。

  “道”指的是大学的精神,是大学办学的终极目标。《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段话,意为广泛地学习、多多地学习,要彰明美善的德性,努力自新,以达到最美善的道德境界。这里的“大学”,虽不是我们所说的现代意义的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但其主旨,讲的是学习,是教育,讲的是培养高尚的品德,也就是讲应该培养品德高尚的和谐发展的人。所以此论被中国很多大学作为校训,不是没有道理的。“道”还应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也是大学精神之所在。现代大学不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还应该成为社会的思想库,这是国内外大学举办者的共识。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引领社会的思想,解决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大学面向社会的最主要的责任。

  大学里的“术”,不是指权术,不是耍手腕、工于心计的“术”,而应该是指学术,是指一所大学从其创办以来传承下来的学术传统和学术风格。现代大学,教授治学,最重要的是坚持学术研究,以自身的学术研究和所在大学的学术成果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礼记·大学》里说,博学可以为政。那么就必须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格物、致知,然后才可以为政即治天下。教授治学,也应该如此。因此,大学中的“术”,应以“道”为终极目标,惟其如此,“术”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术”,才能发挥其最大化的功能,而不是为某些私利的“术”,更不应变为“治术”。为何今天的许多大学教授难以称为“学人”?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身上失去了“道”,虽也在做着“学术”,却远离了“道”的要求,成了谋利的工具。

  “势”就是权位、权势。有权位则有权势。所以,“势”是行政权力,是官阶。“势”的膨胀,的确使大学里应该起主要作用的教授的话语权日益式微,“道”和“术”的声音日益微弱。大学里“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学问大”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是依仗“势”来打造“术”的结果。这样的“术”及其成果,其可靠性是要大打折扣的,甚至出现伪“术”,伪知识,伪科学。而在大学的建设方面,一些大学的决策,甚至主要由“一把手”说了算。应该说,许多大学的领导者本来都是学人,有自己的专业,有自己的学术渊源,有自己“术”的主张。但是,鉴于目前大学行政化的严重性,有的学人一旦当上大学的领导,就逐渐淡化了自己的“术”,淡忘了自己“术”的背景,更看重和习惯的是“势”了。作为大学领导,虽然因其工作岗位的改变和需要淡化了自己的“术”,但应该成为一个超越自己“术”的背景,能兼容并包的教育家。可惜的是,在现今的体制下,往往不是如此。“势”的膨胀,必然是民主办学的萎缩。大家知道,在现行的官本位的体制下,“势”难以完全去除,但应该得到限制。这就是要改变大学行政化的倾向。我们希望,在大学里,“势”应该成为引领航向之“势”,它更多的功能是服务,是为“道”和“术”的服务。

  中国的大学要有以自身的“道”与“术”,傲立于世界大学之林和世界学术之林的气魄和勇气。

附件标题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