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社保全覆盖时 更需考虑资金安全增值
www.fjnet.cn 2011-07-29 09:28  傅蔚冈 来源:新闻晨报    我来说两句

7月27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游钧在中国政府网接受访谈时说,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和梦想,从制度上讲,明年就可以得到初步实现。他表示,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将覆盖低收入群体,从而更好的促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缩小收入差距,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严格来说,游钧司长的表述并不妥当,因为“老有所养”在中国从来就不只是一个愿望和梦想而已,一直是一个存在的现实。只不过以往养老的成本是由家庭来承担,而现代社会里,养老的成本是通过社会各个群体一起来分摊。差别仅在于此,并不是说家庭养老的体系下就不存在 “老有所养”。

甚至我们可以说,在通过社会化养老的今天,很大一部分的养老资金还是由自己来支付,因为我们要享受的各种养老金——无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还是职工养老保险,最初的保费都是由自己缴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社会养老并不是没有成本。或许你的养老金会远高于你以前的收入,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笔钱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与传统的个人养老相比,只不过是这笔钱的支付形式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人就说这笔由国家支付的养老金就是你原先的工资收入——养老金只是一种国家强制储蓄。

当然,与传统的个人养老相比,现代的社会化养老是一种进步。因为有更多的资金投入,那些低收入群体就可以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在以往个人养老时代,低收入阶层从经济增长的成果中所获得的好处并不多。一旦个体遭遇事故,注定晚年凄惨。而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则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可以共担风险,那么个人的风险将会被最小化。

但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实现养老保险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护养老资金的安全?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上了生动的一课。1991年,民政部制定《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并在山东、江苏省试点。 1993年后,推广到全国各地。截至2005年底,中国参加农保的农民达到5442万人,占农民总数的5.8%,基金积累达到310亿元。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计算和严谨设计,从1998年开始,该项保险就出现难以为继之态势,导致中央政府做出“治理整顿”的决定。到2006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保本退保”。

甚至,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现代世界各国都遇到的一个难题。以美国为例,它现在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保障危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重大压力,使得社会保险基金未来来源不足。据估算,2018年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将大于收入,2042年这一基金将彻底用光。

其实,中国的老龄化压力也已经初现,不少城市每年的养老金缺口已经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当中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考虑如何保证和增加养老基金的收益?以新农保为例,该制度实施了一年半,在全国的覆盖面达到24%,积累了60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但目前,这笔钱只能通过银行存款利息来获得有限的收益,在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一年多来这笔钱实际上是在贬值。现在,我们有必要缜密地筹划和布局,认真考虑如何使养老保险资金在提高收益和资金稳健之间达致平衡。否则,更多的覆盖面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资金缺口,这可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