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食品安全合格率超九成”的民生焦虑

www.fjnet.cn 2011-11-14 11:42  王石川 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12日表示,中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国外的检测合格率也在90%以上。蒲长城说,“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食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11月13日《中新网》)

这一数据让网友难以接受,因为与不少网友的个体体验大相径庭。连温总理都感叹,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在这种语境下,90%的食品安全合格率确实让人意外。

食品安全合格率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国家质检部门不妨开诚布公,透露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

首先,抽查对象都是哪些?有网友嘲笑道,调查的是专供或自供食品吧。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出于对食品安全现状的忧虑,部分机关单位、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或个人自发组织在城郊租上大小不等的土地,形成自供或特供食品基地。应该说,无论自供还是特供食品,由于自己打理或雇佣可靠人打理,再加上监管得力,质量自然可圈可点。如果抽查对象是这样食品,自然合格率高。

其次,抽查比例有多少?我国每年生产的食品恒河沙数,难以量化,食品抽查不可能事无巨细,大小都不放过。因此,抽查并无不可,但抽查比例有多少,如果浮光掠影抽查少数几家企业,就宣布食品合格率如何如何之高,恐怕不准确也不能服众。最关键的是,是否真正抽查,抽查是否有效?在沸沸扬扬的“瘦肉精事件”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关注,相关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抽查,按2%抽查比例执行。外地流入本地的生猪,只要其提供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并且耳标齐全,一般不再检验。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这样的抽查可靠吗?

最后,判断食品安全合格的标准是什么?应该说,我国建立了食品生产许可以及相关标准检测等制度,但是毋庸讳言,不少国家标准过于粗疏,很难与国际标准相提并论。比如牛奶标准,按照我国最新奶业安全标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克以上的标准。高标准严要求,这样的食品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否则,那些貌似安全的食品只是低水平低层次的安全,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而且,即便90%的食品安全合格率属实,也不能让人释然,还有近10%的食品不安全,这个比例可不低。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衡量食品安全状况,更要关注那些不安全的食品,对于老百姓来说,哪怕1%的食品不安全,也有可能造成伤害。

当然,网友不相信食品安全合格率如此之高,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渴望食品安全。确保食品安全,离不开生产企业,更离不开监管部门。蒲长城说,“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食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企业的自律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凭空流淌道德血液,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没有有效的监管,问题食品必然层出不穷。如果强调食品安全不是监管出来的,给人一种推卸责任之嫌,甚至让人担心有关部门的监管决心。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