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新闻评点 > 正文

有效应对用工荒的路径

www.fjnet.cn 2012-02-10 09:23  何金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春节长假过后,沿海一带普现用工荒。甚至内地的湖北、安徽等多个省份,也闹起了用工荒。种种迹象显示,过去那种地区性、局部时间段的用工荒正在呈现扩大化的倾向。缺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客观地说,用工荒并不一定全是坏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过去那种完全依赖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随着人口红利逐渐耗尽,发展制造业的人口溢价时代已经结束。用工荒的出现,释放出了强烈的经济转型信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倒逼新的发展模式的出现。

众所周知,我国的制造业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中低端制造业。这类工厂,不仅过度占用劳动力资源,而且往往还是高耗能、高用水、高污染大户。连年的用工荒,直接带来的是用工成本的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低端制造业为了生存,要转向高端。以泉州为例,在用工成本走高的倒逼下,越来越多的规模企业和品牌企业通过升级设备,提高机器的自动化率,缩减用工需求。有的企业甚至引入多条机器人生产线,全面代替人工。自动化率的全面提升,一方面缓解了用工难问题,更重要的是,整个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直接提升了“泉州制造”的品质。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走主要依靠科技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不仅是有效应对用工荒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在用工市场,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就业难,一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在泉州,与外来工普遍2500到3000元的月薪相比,大学生的起薪,已不足2000元。在汽配、机械等行业,技术工“一工难求”的现象已十分普遍,甚至“万元月薪难觅一工”,整个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无疑。当前,缺乏实用技能的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而市场对“技能型”大学生的需求日益旺盛。要破解这一结构性矛盾,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高等职业教育,可谓时不我待。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与近年来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无关系。在产业转移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多个省份发展很快。种种迹象显示,随着内地与沿海工人工资逐渐拉平,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外来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不愿意到沿海一带做“候鸟”。在工资水平相差无几的前提下,东部沿海城市高企的房价和物价,让广大外来工对未来心生忧虑,缺乏归属感。笔者以为,东部沿海地区要吸引并留住外来工,必须在住房、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降低外来工的落地成本,让他们真正融入沿海城市。

从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用工环境等多方面努力,把工作做细做实,才能逐步缓解用工荒的问题。(福建日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