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万元“跪求”市歌,几多政绩焦渴

www.fjnet.cn 2012-02-22 16:15  任小康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上周,佛山市高明区高调宣布拟打造一首展示高明魅力、讴歌城市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歌曲,并以奖金悬赏向社会征集歌词。此事经媒体传开,有网民指责高明政府此举是“不务正业”、“自我炒作”。据悉,高明市歌《我在高明等着你》的整个创作将在五个月内完成,其后将展开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推介。(2月20日《南方日报》《新快报》)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借一首歌曲来宣传城市,确实是一种有益尝试,而现实中也不乏成功案例。比如厦门的《鼓浪屿之波》,以及《我想去桂林》、《坐着火车去拉萨》等。细观之,这些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大多歌咏的是风景名胜地,并且被歌咏的城市已有不小的知名度。显然,这些歌曲是在本已有的城市形象基础上进行的再传播,而非通过一首歌来重新塑造宣传城市形象;是对城市形象的“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这些被民众喜爱和传唱的歌曲往往并非由官方刻意征集而来,而是一些词曲作者在游览某地后的灵感触发和真情流露。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发”。其实,更多的城市通过征集市歌来宣传城市,其效果往往并不明显,虽为“市歌”,却没几个市民乃至政府官员会唱爱唱,又何谈宣传推介城市?比如,早在1994年,武汉市人大会议就表决通过,将征集而来的《武汉之歌》定为武汉市歌。结果,17年来,这首歌一直在睡大觉,几乎被人遗忘。

有意思的是,这段时间在悬赏“跪求”市歌的还不止高明区,新疆乌苏市、浙江丽水市也同样热衷此事,难道他们不知道征集而来的市歌在宣传城市上乏善可陈么?我看并非如此,其背后是政绩焦渴症在作祟,和热衷花钱请明星办晚会、办“XX节”是一个调子。其一,见效快。据高明区有关部门的策划,《我在高明等着你》的整个创作将在五个月内完成,其后将展开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推介,比如上央视《星光大道》、网络传唱等。在决策者眼中,一首市歌半年就能让高明区“大红大紫”“游者如云”,如此“求短期显绩”“爱密集炒作”何尝不是政绩焦渴的症状暴露?其二,成本低。不少地方花上几万元,就能征集到自我感觉良好的市歌,唱出“百姓安居乐业”“XX明天更美好”“XX敞开怀抱欢迎您”的政绩愿景来,显然,这比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点点滴滴地优化旅游和投资环境花的钱少得多,而“花最少的钱办最大事”也正符合某些人的政绩逻辑。

早在明朝诗人徐渭的《奉师季先生书》中,就出现了“市歌”一词,其原意是“流行于市民中的歌谣”。笔者以为,当一个城市真正让公众找到了幸福感,他们自然会发自心底地编市歌唱市歌,显然,回归本意的市歌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或许比官方征集来的“高调”市歌更真实、更具感染力。如果一个城市不感念民生,却要通过唱高调市歌来诱骗游客和投资者、给政绩搽脂抹粉,这首市歌必然沦为“讽歌”,《请到天涯海角来》的“宰客版”就是前车之鉴。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