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班”只剩下掐尖的盲思
www.fjnet.cn 2012-07-16 08:56 佘宗明 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7月12日,安徽合肥一中“创新人才班”、八中“资优生班”,被教育部门紧急叫停。这两个班,曾被视作“改革举措”备受期待。据合肥市教育局官员称,叫停原因是因此举不合《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才迈步子,就已夭折,合肥“神童班”很是短命。对不少乐观其成的民众而言,这凋零结局,让人神伤;但窃以为,从教育本原的回归、学生素质的涵养角度看,叫停却是好事。 应该说,“神童班”总是被寄寓了太多的改革臆想。它以各式名目出现,如“创新人才班”“快班”等,而本质却别无二致:在学生招收上,一是在能力测试上,要有秉赋,二是年龄要小;在培养模式上,也往往另辟蹊径。因“神童”的概念冲击,它甫一出现,便会引起舆论热议。 合肥的两个“神童班”,被认为是改革之举:招收低龄儿童,在短期内学完初高中内容,目标瞄准中科大少年班。它契合了不少人对“年少成才”的憧憬,当地有媒体也声称,“这为那些高智商的孩子,提供了多样化教育的成才空间,也为高校少年班定制人才”。 “神童班”的创办初衷,在纸面推演上,或许很在理:尽管“人生而平等”,可这终是理想化的平权状态。人在先天禀赋、家庭背景等方面,终究有差别。智力起点的歧异,正是“因材施教”的旨归。正视孩子们的天性差异,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是尊重教育规律的题中义。而“神童班”,仿佛为先赋条件优异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诺亚方舟”。 但这些透着“VIP”色泽的“神童班”,真就是登云梯?恐怕存疑。更何况,其“掐尖底色”,也有悖于义务教育的价值选择。 “4年时间,完成初高中学业”式的培养,或是揠苗助长。学制的压缩,势必以课业负担加重为代价。它会否超出学生知识承受力,尚待检验。毕竟,传道授业不是“灌鸭子”,不可强塞。退一步讲,就算孩子智力能跟得上,他们的情商培养呢?生活的“证书”上,光写着“成绩优异”,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体验的丰富、人格塑造、身心健康等,也许比纯粹的智力练习更为关键。让异质化的孩子同处一堂,或更能增益于他们的人际交往,避免他们后赋情商的“断层”。 在升学率为导向的应试沉疴中,“神童班”的设立,对提升学校声誉或大有裨益。可应试能力,无法代替素养的升格。实践也证明,那些“神童”,到头来或泯然众人矣;而“爱迪生”、“牛顿”们,前身恰是后进生。 在教育“一刀切”式积弊严重的语境下,延伸教育的层次,填补“因材施教”的缝儿,的确不可或缺,但不可矫枉过正。“神童班”的复活,恰是陷入了“助长迷信”中;在单向度的“智力培养”中,也注定孕育不出有长度的人生。 (相关报道见7月15日《中国青年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30]唯一奋斗的目标就是考取名牌大学,“神童班”改称“应试班”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