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既得利益思维阻碍按家庭计征个税

www.fjnet.cn 2012-07-23 08:01  贱言献车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报道,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从13亿人口这个整体来观察,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需要权衡的问题将会使税制变得相当复杂,特别是劳动力、人口和家庭的流动,会使成本高到难以实施的地步,所以“我国按家庭计征个税不可行”。(《北京晨报》7月22日)

近年来,舆论呼吁我国个税制度改革,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之所以如此,一是从理论上看,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可以有效地弥合第一次收入分配的差距,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二是从现实看,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已为国外多数国家采纳,并且历史悠久,英国从1798年开始有200多年了,美国从1913年开始差不多百年了,和我们类似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1961年开始,也有超过50年的历史了,成熟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参考。

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在我国目前确实有着现实的困难,比如流动人口超过2亿,出现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夫妻分离”等大量跨越时空的家庭结构,还有法治环境不佳,主动报税意识不强,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很不健全,税务部门核定难度大等等。然而这些困难,并不能成为按家庭计征个税真的不可行的理由。这些困难在实行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的国家,也曾经出现过,为什么国外200多年前就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现在还做不了呢?

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作为一种目前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优选择,基于我国的国情,即使有困难,也应该克服困难逐步完善实施。从技术手段上,似乎也没有那么困难,只是在保持目前征收起征点、代扣代缴的基础上,多了一道程序而已,就是年终的家庭申报,根据申报家庭所申报的家庭详细情况,该减免的减免掉,该补交的补交,重新核算应缴额,实行“多退少补”就可以了。

实行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税务部门的工作重点将从征税转为核查,于是真正的担心就出现了,一是现有的税务部门人力够不够,征税成本会不会太高;二是税务腐败如何预防。第一个问题,目前,中国有100万税务干部,美国只有10万税务官,中国平均每人管理30个纳税人,美国平均每人管理1352个纳税人,是中国的45倍;中国征税成本约占税收总额的5-6%,而美国征税费用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为0.58%(《中国经济网》2010年3月29日),完全可以内部挖潜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税务腐败问题,只能依靠法律,除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之外,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就是最好的办法。

实际上,目前中国按家庭来征收累进个税,最大的现实问题,一是整个社会还没有完全实行电子清算,一些隐性收入无法统计,可能导致实际上的逃税行为;二是由于目前的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使得户口薄所反映的家庭结构与实际的家庭结构不一致。问题在改革中产生,也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目前,究竟是谁最不愿意完全电子清算,实现财产的完全透明化?是谁在阻碍户籍制度的改革?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还是利益既得阶层?说穿了,“我国按家庭计征个税不可行”,背后还是利益既得思维在作怪。

现在,有一种论调说“与其针对一个个家庭去解决税负公平问题,倒不如从整体上实行低税负、宽税基,以及简单、透明的税制,利用获得的税收收入再去补低,从而实现整体的社会公平。”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针对一个个家庭的税负公平”是看得见的,感受得到的;而“整体的社会公平”往往容易让公众陷入无感状态,成为了“被”公平。实际上,“针对一个个家庭的税负公平”与“整体的社会公平”并不矛盾,一个个家庭的税负公平是整体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一个个家庭的税负公平,除非有从出生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保障,公众可能永远不会感到真正的公平。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