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雨灾“善后”,北京如何面对“新问题”?

www.fjnet.cn 2012-07-27 08:28  张兰军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7月21日暴雨时,北京房山北营村的赵先生先后救出多人。随后,与赵先生同院的灾民被安排住进救灾帐篷。由于不是本村人,赵先生一家没能享受同样待遇,也无救灾物资可领,夜里只能借住在邻居的卡车里。赵先生世纪90年代到北车营村务工,至今已有将近20年。(07-26《京华时报》)

其实,即便不是救出多人,做为来京近20年,又拖家带小共4口的赵先生一家,“同是雨灾沦落人”,也不应有此不同“待遇”。在那个难眠的夜晚,2个孩子睡驾驶室,夫妇二人睡车斗,蚊叮热闷,他们心中又该是何种滋味!

能这样做,想必村支书有其苦衷。水灾突至,房倒屋塌,人们正手足无措,惊魂未定,紧缺的救灾品供应“老街坊”,都捉襟见肘,又哪有余力“光顾”其它!话是这样讲,可水灾面前,赵先生一家也是灾民。况且在此务工近20年,北车营村已然是其第二故乡。暴雨中赵先生冒危险救出多人,足已说明。做为村支书,如此“内外不同”,显然考虑欠妥。

若再细究,做为更上级的镇、区,也有失措处。或许,面对灾后千头万绪、千情万状,在救灾物资的统筹与分配上,“计划”而行,依“户口”而来,更能井然有序,更见公平公正。岂不知,北京大都市的定位,人员很庞杂,情况很特殊。在北京人承受雨灾的同时,非京户口人员也没置身事外。尤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下,众多外地人更是撑起抗灾一片蓝天。试想,在救灾物品调度与发放上,如果上级部门考虑进外来人因素,兼顾到“城里人村中人外来人都是灾民”这一细节,基层人员在雨灾善后上,还至于这般思路不清,拿捏失当?

雨灾“善后”对北京而言,称得上是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与欠妥,民众是应给予理解。但越是这样,管理者越应肩负重任,励精图治。这不仅是知错就改,更有广开渠道,在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上下功夫。须知,政府有时一个不起眼的“疏忽”,看起来很琐碎很细微,但具体到一家一户一人,有时就是生活的全部。何况,北京做为首善之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看着呢!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