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立法处罚不文明”符合法治精神

www.fjnet.cn 2012-08-16 16:13  张玉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深圳市人大召开《深圳经济特区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论证会,组织市民代表、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对该条例的草案论证稿进行讨论。这部有可能成为全国首部市民行为规范法规的条例,明确授权城管可以对十项不文明行为给予处罚。(《中国青年报》8月15日)

中华民族曾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而引以为豪,但如今诸多有悖伦理、有违道德的不文明行为,却让国民情以何堪。在深圳市就“何种不文明行为应进行处罚”的第一轮民意调查中,市民就描述了涵盖市容和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宠物管理、吸烟管理等方面内容的49种不文明行为。由此看来,《深圳经济特区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立法论证,的确契合了民众诉求,其对时下社会的文明重树和道德回归,无疑具有率先垂范的积极“促进”作用。

不过,尽管深圳市民对立法促进文明行为已达成社会共识,但在“促进”手段的使用上,仍不乏罚款与教化、道德与法律的争议与质疑。这或许缘于公众对道德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考量。但笔者以为,无论是就矫正国民劣根性的角度,还是从构建法制国家的层面,依法治理不文明行为都是必需和必要的,而在法治不彰、敬畏缺失、诚信缺乏的背景下,施以一定的经济处罚,甚至是超出预期的重罚,也应当是无可厚非的情理之举。

事实上,尽管国家一向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针,但“依法治国”始终都是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道德文明不过是人们寄望于自我约束的理想境界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并不具无条件遵循的强制力。诚然,“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曾是人们质疑将道德范畴法律化的依据,但此话同样可以用道德与法律的并行不悖来解读。譬如对社会不文明行为,过去除了舆论监督和道德谴责外,并无刚性法律的约束,而不受强制性束缚的不文明自然会信马由缰地屡禁不止。国人在境外的讲文明和洋人在中国的不文明,从正反两面印证了法律对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规范和治理社会不文明行为,不能天真地单纯依赖于道德教化和舆论谴责,关键还是要以重罚和严惩让其付出刻骨铭心的代价,让不文明者有所敬畏,有所顾忌,进而自我约束和自觉杜绝。只有“伤不起”才会“勿为之”。

其实,规矩从来就是为违规者而制定,法律所制裁的也是无视法、不守法、挑战法的不法者。对于遵规守法者而言,不仅法律法规不起任何作用,就是天文数字的罚款也于己无缘。当然,立法的初衷在于践行。处罚的范围和额度也应当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而分寸把握的前提就是公众的承受力和认可度。深圳制定“促进条例”的立法方式和民主过程足以证明这一点,因而也更值得社会肯定和各地效仿。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