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谨防伦理谴责淹没“卖儿卖女”之本质

www.fjnet.cn 2012-08-30 11:15  林彦虎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江苏连云港市一对夫妻无力抚养小孩,五年之内连续将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转卖他人,获利近5万元。日前,丈夫颜某因涉嫌拐卖儿童罪被刑事拘留,其妻子郭某因家中还有两名孩子需要照顾被取保候审。(8月28日《现代快报》)

看到眼前这一幕,笔者心中五味杂陈。的确,这是一桩的拐卖儿童罪,可与我们通常看到的却有着显著差别:犯罪主体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的父母。于是乎,一边是“虎毒不食子”、“丧尽天良”、“蛇蝎心肠”等等唾骂之语,一边是“走投无路”、“怪可怜的”、“定有难情”等等怜悯之词。也正是每个人心中道德与法律的考量,使得眼前这一幕在民众很难平静。

责骂也罢,怜悯也罢,这一幕,指向的不应只是“这对夫妻的蛇蝎心肠”,更应波及的是目前国内计划生育的境遇,以及我们这个社会面临的难题:社会在进步、法律在不断健全,各种丑恶现象在遭到民众诟病时,却不乏挑战着人心的脆弱,以至当民众击掌于法律的公道时内心却在流血。

不经间,笔者想到了另一幕,也是一个残忍的现实:记实图片故事栏目《活着》曾做个一期“没有身份群落”的节目,讲述了四川大凉山深处的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那里聚居着4000多口彝族山民,其中一半是没有户籍的“黑户”。没福利,赤贫,文盲,受排挤,无节制的生育......好似世间一切的不幸均被他们占有着。更令人心痛的是,这种卑贱的身份如基因一样代代相传,其子女无一例外陷入失学困境。也正因如此,不少父母选择了将自己的孩子送人。

现实一点说,对于他们而言,或许将孩子送给经济较好的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起码孩子能得到正常的教育,起码孩子有着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但事实是,这样做能确保孩子在别人家中幸福?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地区的悲剧?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问题并非简单到将孩子送人就能解决。

同样是失去孩子,一个是把自己的孩子送人,一个是把自己的孩子卖人。方式不同,本质却相同——都是自愿选择失去自己的孩子。但这种本质的相同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舆论定位:因为极度的贫穷,把孩子“送人”,是无奈之举;因为极度的贫穷,把孩子“卖人”,却是为了给孩子父母带来经济收益、缓解贫穷。或者按照经济学术思维理解,“送孩子”不存在功利性,是一种“走投无路”的无奈;“卖孩子”却存在功利性,是把孩子当成一种“增值物”。正因如此,后者无法逾越伦理鸿沟,更不可能得到法律认同。

然而,当我们把这对夫妻卖孩子的这一幕定格是“功利性”时,我想我们也许是对了,因为我们已经对自己至少有了自我约束的认知!但从整个社会层面以及他们所处的现实处境来看,笔者未能找到实质性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客观的说,眼前这一幕果真是因为“极度贫困而卖自己的孩子”,哪么就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现实:整个社会的福利待遇、低保覆盖等社会保障究竟是怎样一个状况,何以落到这对夫妻开始卖自己孩子为生呢?再延伸到四川大凉山乃至全国,那4000多口彝族山民的社会保障落实情况又是如何呢?全国贫困山区、贫困人群的社会保障落实情况又是如何呢?如果不是,那么就应该反思下社会的道德伦理到底是怎样一种令人担忧的情况,人性道德难道能邪恶到如此程度?显然,后种假设难以站住脚。

暂且拨去这种种假设,有一种疑问却更具普遍性:整个中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有这些人,这些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实效性如此差呢?难道他们宁愿生出孩子送人卖人也不愿节育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哪么是不是应该反思下我们对普通老百姓知识普及教育接受状况呢?是不是应该反思下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哪么,是不是应加大力度监督我们的相关部门的落实计划生育的情况呢?

种种疑问,无疑集中于一个问题: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取得举世公认成就的背景下出现这种问题实乃难以置信。其实,当我们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地区时,疑问自然就解开了。不是这些父母“铁石心肠”、“丧尽天良”,而是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城乡二元结构分化严重。也正因如此,现实中很难看到城市家庭会选择如此“残忍”方式,也很难看到富人会如此对待自己子女。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存需要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需求,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时,道德和法律这“两堵墙”面对人性最本能的生存欲望时不堪一击。依此理解,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贫困是败坏道德、滋生犯罪的温床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对于两个被卖的孩子而言,最爱他们的莫过于自己的亲身父母。但是,人毕竟是理智的动物,同情归同情,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离不开法律的威严与公道,面对眼前这一幕,那种“法律应对这对父母开恩”、“应更加人性化执法”的观点实属太感性,要不得。试想,法律的威严岂能因一时“怜悯”而撕裂?法律公正岂能因感性所左右?

因此,笔者认为,此类现象我们可以同情,但更需理智。我们能做的应是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给予此类人群更多的物质和人文关怀:呼吁整个社会最大化参与到慈善当中,并在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范围和力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完善监控力度,真正让那些急需社会保障的人享受到温暖。同时,坚持从问题根本出发,更加注重缩小贫富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等突出问题,在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加大教育力度;当然,还有一点不不容忽视,当前相关部门这种“厚此薄彼”的计划生育方式实需严查和规范。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