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入教材不如让学生多读“课外书”
www.fjnet.cn 2012-10-15 15:23 马长军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的消息,正在改变着中国各地未来的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两大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介绍。(《扬子晚报》10月14日) 那边刚得奖,这边就要进教材,有关方面的反应真是积极得太露骨太功利了。这不能不叫人怀疑,这种编写教材的态度实在不够严肃不够认真更谈不上科学,你究竟是要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还是想夸耀“咱也得诺贝尔奖”而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或者只是想让学生“了解”点什么?也许还有献媚之意。说好听点,这算赶时髦,但语文教材编写要是如此随意的话,我看语文教材完全可以扔了。 我并非反对莫言作品进入教材,但语文教材的编写者直到人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才想起选用人家作品,难道莫言之前的名气不够大,各位都没读过他的作品?如果读过,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想到选用莫言作品入教材?难道优秀的作品非得用一项什么大奖来证明其价值?这实在让人对语文教材编写更不放心,各位准备编写教材的时候,心里有没有个准谱?干脆直说了吧,编委以及主管方面对语文教材究竟有个怎样的价值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核心价值是什么? 曾经有所谓教育权威人士公开声称,现在的语文教材是最好的,面对各方质疑却不屑一顾,看来跟这种自以为是甚至有点自大狂的大人先生没法讨论了。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好”的教材却很不讨人喜欢,如果不是为了升学考试,会有几个人愿意翻看这几乎完全沦为一种考试工具的“最好”教材?偏偏这样的教材还占用了中学生们相当多的珍贵时光,学生们除了要把一册册教材了然于心之外,还要没完没了地翻看绕着教材这个“宇宙中心”弄出的各种教辅书。教材的地位如此伟大,但它果真能承受得起人们赋予它的使命吗? 且不说当前的语文教材编写还没有找到方向也没有明确的核心价值,就算语文教材完美得空前绝后,我们的学生也没必要甚至根本就不应该在教材上花那么多的精力。如果我们的学生能把那么多被教材教辅浪费的时间节省出来,摆脱教材的束缚,去读“课外书”,无须教材特意安排,他们也早该认识莫言了解诺贝尔文学奖了,他们的视野应该能够超越教材超越诺贝尔文学奖或者别的什么奖了,他们的文化素养肯定比教材编写者以及主管方面设想的要高很多。 莫言入不入教材,在我看来其实无关紧要,但重要的是,必须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多读几本教材之外的书,有阅读的自由,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至少,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使教材不再主导学生们的生活,也不再决定他们的命运,更不能限制他们的思想。无论课堂学习还是课外阅读都摒弃了功利化,都成为快乐的享受,都成为潜移默化促进人生向上的阶梯,难道不是更有意义?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2]“被”代表与“逼”代表
- [ 12-18]乡土文学正伴着乡村消失?
- [ 12-15]讲故事的人
- [ 12-12]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 [ 12-12]阅读莫言:“无用”的文学有什么用?
- [ 12-10]说书人莫言:故事的魅力
- [ 12-07]莫言:“讲故事的人”变成了故事
- [ 12-06]莫言与诺奖零距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