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中国式接送”不全源于独生子女

www.fjnet.cn 2012-10-22 15:23  马振国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9日,南京华侨路茶坊将“中国式接孩子”置于首页,引发社会热议。事实上,每到下午放学,全国各地小学门口,都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人群之众、秩序之嘈杂如集贸市场。与之相对照,在国外多数地方的小学门前,几乎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10月21日《东南商报》)

在笔者看来,“中国式接孩子”是国人缺乏社会安全感的正常反应。如果我们想让“中国式接孩子”永远消失,与其把矛头对准对国人所谓的生活习惯,还不如想法提高国人社会安全感,让国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独立走在上学的路上。

近年来,暴力犯罪越来越多,尤其针对孩子暴力犯罪更不在少数,这不仅让国人对社会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也让国人越来越担心孩子的安全。国人出于安全考虑,每日坚持接送孩子,实属无奈之举。假如社会没有频发的暴力事件,孩子不会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对象,家长绝对不会每日忙着接送孩子,更不会把接孩子发挥到极致,变成所谓的“中国式接孩子”。

也有些人认为,中国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才会闹出“中国式接孩子”的闹剧。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合理。即使这些孩子不是独生,只要他们的生活存在潜在的危险,作为父母也会坚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物以稀为贵”绝对不能用于衡量骨肉亲情。一者,这会让骨肉亲情平添几分市侩的势利;二者,这也会伤了父母的爱子之心。因此,以独生子女问题分析“中国式接孩子”并不符合事实真相,也不符合正常的亲情伦理。

既然“中国式接送孩子”源于国人缺乏社会安全感,那么“中国式接孩子”也应该止于社会安全感的重新回归。国人要重新获得对社会安全感,这更多需要政府想法设法遏制暴力犯罪,尽力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暴力犯罪也是转型期的中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之下,作为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打击暴力犯罪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设法缓和各种社会矛盾,控制可能出现的犯罪。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