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当学生的学习压力只能靠盗窃来释放

www.fjnet.cn 2012-12-01 08:26  贱言献车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1岁的白某是一流高校的本科生,还是某县的中考、高考状元。因平日压力大,加之小时候有小偷小摸的习惯,白某将盗窃当作自己减压的方式。据悉,白某因为盗窃10余起,总涉案金额达9000余元,日前被海淀检察院批准逮捕。

在心理学上,偷窃癖被称为“病理性偷窃”,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患者具有反复出现却不能抗拒偷窃的冲动性愿望,在实施偷窃行为以后会有快感或者紧张释放后的满足感。“病理性偷窃”的原因,一是与生活的高压环境有关,二是与儿童早期偷窃经验有关。治疗“病理性偷窃”,一靠对法律知识的普及;二靠温暖尊重的爱心感化,三靠注意力以及兴趣的转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养成”;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长期以来,教育界流行着一句话:“智育不合格出次品,体育不合格出废品,德育不合格出危险品。”涉案的白某,小时候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可被“中考、高考状元”掩盖了一切,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再一次刺痛了应试教育之弊。不知曾经以培养出白某这个状元为自豪的家长、老师和学校,现在在关注和反省什么。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顶不过“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白某的悲剧,其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在白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抓住教育的本质,发现他小偷小摸的习惯后,及时进行心理介入,白某或许现在不是一个状元,但可能也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如果学校的教育不将“知识改变命运”异化为“考试成绩改变命运”,而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白某可能就不会有如此之大的学习压力,可能就会有替代的兴趣和爱好,就不会染上“病理性偷窃”的心理疾病。

应试教育之害,人人张口即来;应试教育之弊,人人咬牙痛恨。白某的案例值得我们反思,背后还有更令人痛心的案例。2011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三名小学生怕作业没完成被罚相约跳楼;每年高考前后,媒体充斥的“担心考不好自杀”或“高考失利跳楼”的新闻都一再鞭笞着害人的应试教育。可是,每一次事件沉淀之后,摆在教育面前的现实,仍然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教育牵扯着国计,维系着民生,承连着过去,关系着现在,影响着未来……可我们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是些什么样的产品呢?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20多年的下滑,大学生的体质下滑也仍在继续;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不知何时才有答案。

教育是社会之母,我们的社会进步、我们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靠什么来推动转型?应试教育能够承担起如此使命吗?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回到素质教育上来,不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成为人格健康并具有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公民,我们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动力何在?

告别应试教育,我们不需要再现白某这样的案例,我们不需要兜售概念和毫无用处的说教,我们不需要面对现实的感叹和无奈,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的是一点一滴的改变,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合力。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