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铲除“职业代骂”应多管齐下

www.fjnet.cn 2012-12-04 16:04  徐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电话代骂”服务,一天10次,收费30元起;“短信代骂”服务,一天10次,每次不少于5条,每天40元起;电话加短信“轰炸”,每天80元起……这不是开玩笑的网络宣传帖,这是“代骂公司”的明码标价。近日,福州的郭先生、厦门的李先生等都遭遇了无缘无故被人骂的经历。这样的骚扰持续了将近一周时间,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选择了更换电话号码。(12月4日《福建日报》)

据了解,“职业代骂”最早出现在网络游戏里,部分游戏玩家被强手打败后,用花钱找人骂人的方式泄愤。现而今,“职业代骂”已脱离了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从网上来到了现实,甚至有了比较完整的操作流程、遍地开花的分部网络、相当全面的业务内容,以至代骂发展成为一种“职业”,成为某些人牟利的手段,这种不良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警觉。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代骂”对于相关各方都没有好处。对于雇主而言,暴露了想骂人又不愿暴露自身的心理,是一种心理扭曲的发泄行为,短期的泄愤有可能引起长期的内疚;对于被骂者来说,突如其来的谩骂不仅践踏个人隐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更容易引发不可预知的身心伤害;至于“代骂员”,骂人的同时极有可能被骂,长期处于不道德环境中,心理伤害也不可小视。

从法律道德的层面看,“代骂”演变成一种新兴“职业”,挑战的是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线。“职业代骂”有悖于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流氓职业”。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激化和放大矛盾,严重的还会产生报复心理或行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用侮辱、诽谤等方式骂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代骂员”和雇主都应该承担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职业代骂”是一个衍生在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它的存在漫延至少暴露出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表明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人处理民间纠纷不够冷静理性,一些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给了“职业代骂”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与有关部门的监管缺失不无关系,“职业代骂”既违反道德又违反法律,却能一路从网上发展到网下,表明有关部门在此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缺乏相应的措施有效遏制。

消除“职业代骂”,需要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途径方式,需要培育公众以正确理性的办法解决矛盾,需要增强受害人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更需要严格兑现法律责任,增大不法侵害者的违法犯罪成本。据媒体报道,2009年4月,安徽毫州市谯城区法院就以寻衅滋事罪,判处“代骂员”和雇主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承担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试想,这样的法律责任兑现多了,谁还敢以身试法?

徐娟(媒体评论员)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