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限男性”还够不上性别歧视

www.fjsen.com 2013-01-04 12:27  马振国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北京、上海等地20名女大学生向各地人社局、工商局集中投递举报信,举报267家企业涉嫌发布性别歧视招聘信息。活动发起人之一的中山大学大四学生郑楚然表示,希望各招聘单位能遵守“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录用标准”的法律规定。(1月3日《北京晨报》)

如果说“限男性”是对女性的歧视,那么“限女性”又何尝不是对女性的另一种歧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公关人员、办公室秘书的时候,常常会选用那些年轻漂亮女员工,而会拒绝同样具备工作能力的男员工。从书面上来讲,那是因为女员工工作细心,适合做秘书、做公关之类的工作;以“潜规则”而论,那更是因为漂亮的女员工可以通过外貌优势,在无形之中可以为用人单位带来意向不到的收益。

其实,用人单位以女员工不能“做什么”拒绝女员工,与用人单位以女员工可以“做什么”为由招收女员工,这两种情况都可能构成性别歧视。在我看来,性别歧视不是简单的拒绝而是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过多考虑了员工性别可能具有的附加条件,而忽视了员工的实际能力。

虽然说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在生理以及心理上存在诸多差别,但是这些差别未必与员工实际的工作能力有关。何况,现如今许多行业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只要员工懂得如何操作,无论男女都可以胜任,再以性别作为选用员工的重要标准,难免有些不合时宜。当然,有些行业工作条件艰苦,不怎么适合女性员工,作为用人单位可以列出详尽的理由绝招女员工。同样,女员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会对自身做一个衡量,不适合她们的工作,她们也不会选择。

我国是个深受男权思想影响的社会,要说用人单位招人存在性别歧视,那也正常。至于这一问题如何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我们要在全社会范围继续传播男女平等的思想,淡化男权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明确规定那些行业不适合女性,让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的时候能有一个标准,也让女员工在维权的时候能有明确的依据,不至于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