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文化大餐”须让民众“吃得起”

www.fjsen.com 2013-01-08 15:51  孙维国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刚刚投用的闽南大戏院,这几天送来了世界各国的精品剧目,来自俄罗斯、意大利、阿根廷、印度等国家,以及国内7个国际一流演出团体,轮番献上12场经典节目。给厦门吹来高雅的文化之风。但是,有政协委员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动辄数百元的门票,有多少观众肯自掏腰包前去观看?(1月8日海西晨报)

动辄数百元的门票,相较一般民众的消费能力,显然难以承受。这自然引发一个问题:高雅的文化大餐谁去享受?民众当然不是不愿意看,而是没有达到这样的消费能力。如此丰盛的文化大餐民众难以同享,除了遗憾,更应反思。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核心竞争力。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所以,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民众广泛参与,缺乏民众参与的城市文化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其表,没有其魂。自然难以有长久生命力,更不可能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可见,文化建设不是空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必须脚踏实地,落到细节。这其中关键是获得民众认同,因为,文化建设只有获得民众认同,民众才有意愿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才能得到民众支持,进而转发为民众的共同信仰,成为其自觉行为。

文化获得民众认同,前提是让民众具备文化消费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文化权利,试想,如果面对一个个“文化大餐”,民众消费不起,只能敬而远之,他如何能够对城市文化产生内心认同呢?同理,文化如果连民众都不认可和接受,这样的城市文化有何价值和意义?显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落实文化权利是基石,只有落实文化权利,城市文化才能获得民众认同。(孙维国)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