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何妨让史铁生成为一个先例
www.fjnet.cn 2013-01-23 16:18 马长军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许多北京之外的人知道地坛公园,往往源自作家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史铁生去世后,家属曾有将骨灰埋葬于地坛公园的想法,史铁生研究会也有在地坛为其立塑像的倡议,但均被公园管理方拒绝。园方曾表态这是因为殡葬法规有严格要求,且地坛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能随意建造公墓。另一方面,一年十来场促销展会,现在的地坛公园早是红尘喧嚣地,远非当年慷慨给予史铁生庇身的那方净土(《东方早报》1月22日)。 如果说殡葬法规不允许将谁的骨灰安葬在地坛,那么在这里给史铁生立一尊塑像,应该值得考虑吧?地坛公园还没有一尊名人塑像,这一次能不能让史铁生成为一个先例呢? 我国各地的文化名人塑像往往是“具有代表性”的那些抽象的概念符号式雕塑居多,还都是作坊式批量生产的,多个地方的雕塑相互雷同,什么“中流砥柱”,什么“扬帆起航”,“奋进”“向往”“攀登”什么的,看上去很“现代”,实质上也就是赶时髦,落入俗套,很难给人深刻印象。 如果一个地方不是搞什么象征性符号式雕塑,而是让文化名人塑像走上街头走进公园,那么我们的文化氛围也会变得更具有人性化,更亲切且富有人情味。当地人可以经常走近这些文化名人,自然而然就有了自豪感,潜移默化就受到了文化熏陶。过路人看到文化名人塑像想必也会有些印象,也许心生好奇而意欲了解,我相信必然会提升当地的声誉。何况史铁生完全是可以给地坛公园加分的,会使地坛公园的文化气息更加浓郁。 据了解,这方面国外是有先例的,比如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公园里、大街上,就有很多文化名人的塑像。我曾经想象着,漫步维也纳,走过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这些音乐家的身边,就如同划船徜徉在音乐之河,何其温馨而浪漫啊!假如北京的公园和街头,有鲁迅、老舍、曹禺,也有蔡元培,还有钱锺书、史铁生等等的塑像,你可以像老熟人一样站在他们面前跟他们来一次心灵感应,不是也很美好吗?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0]敬重与惜别
- [ 01-07]怀念在地坛玩耍的老哥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