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撞死人发微博"炫耀"的"反向情绪"很可怕

www.fjnet.cn 2013-01-28 15:16  前  溪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日前,网友“Wayne赵大翔”在海角五号论坛上报料,“1月18日晚上9时许,石狮一17岁高中生何某驾驶机动车撞死一行人。事发后,还发微博称‘一命抵一命?开什么玩笑?笑死人’”。昨日,石狮交警部门证实,高中生何某下晚自习确实骑摩托车撞倒一名50岁的妇女吴某玲,其于21日死亡。何某的父亲向交警部门解释称,“微博是其儿子在赌气的情况下发出的,并不是恶意为之”。(1月27日东南网)

撞死人了,本该害怕,本该忏悔,然而,小小年纪撞死人了却发微博“炫耀 ”,甚至狂嚣“一命抵一命笑死人”,如此言行,让人惊奇。一个学生,为何其心如何冷酷?退一步说,即便是赌气,也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撞死了人,怎么就能够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或许并不是真的不在意,极有可能是在“装酷”,但其身上透露出来的寒意却值得我们深思。一味的谴责一个学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一味地紧盯一个孩子的不良言行也毫无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寒颤是从哪萌发的?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是注重于学习成绩,而在尊重生命方面的教育却是缺乏的。当一个学生无证驾驶,撞死了人,却不知道忏悔,就可以看出对生命是缺乏敬畏之心的,因为他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自然也难以对别人的生命表现出该有的尊重。

“一命抵一命”,虽然缺乏法律的理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责任担当却是必须要有的,当一个人嘲笑“一命抵一命”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其责任担当已经是相当“贫”了。这显然也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有关。

“一命抵一命笑死人”无疑是“社会反向情绪”的一种“表征”,即这与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没有本质区别。

“一命抵一命笑死人”让人笑不起来,年轻人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够让人寒心的,这让我们想起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在驾车撞人之后,为杀人灭口抽刀向受害者连砍8刀,致使受害者死亡。当年轻人变得无比残忍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反思教育的缺陷。

对任何人的生命都尊重,“一命抵一命”一点都不可笑。多些敬畏生命的教育,多些法律意识的教育,让年轻人学会担当,学会“善良”,学会对法律的尊重,这比单纯地追求分数更重要。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