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从未走远
www.fjnet.cn 2013-03-04 06:41 刘志权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3月5日,“学习雷锋纪念日”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 对许多人而言,雷锋不但代表了一种精神,更代表了美好的童年记忆——戴着红领巾做好人好事的那种简单的快乐和真诚。成年后的我们,可能热心地给陌生人指路,可能在公交车上给老人或小孩让座,可能会冒着上当的“风险”给寒风中的乞丐几元钱。我们在做这些“举手之劳”时,也许甚至没有想起雷锋;我们形成这样的善良和热心,也许还有后来其他种种因素,但细究根源,多少总可以追溯到那个童年的雷锋记忆。 但是,记忆之所以美好,往往是由于残缺现实的烘托。每年这个时候,机关部门、社会团体、中小学校照例要掀起学雷锋热潮,然而,繁花锦簇却无法掩盖来自民间的冷风:“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这句民谣式的冷嘲,既有对学雷锋活动的形式主义的质疑,也有对雷锋精神的轻慢。 轻慢还包括对雷锋精神的狭隘化。雷锋精神本来包含着爱国、助人、敬业、节俭等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长期以来,却只以“助人”的形式体现在对民众的教育中,一些官员在雷锋精神的学习中成了旁观者。当社会整体面临着“道德滑坡”的问题,只要求民众学习雷锋,是没有说服力的。 因此,要解决雷锋精神所遭遇的问题,不如退而思考信仰重建的时代难题。而从民众的角度,怀疑论者有权选择怀疑,但如果因怀疑而放弃行动,我们将一无所获。雷锋精神的要义在于躬行。我们身边不仅有“感动中国”的人物,许多志愿者在大型灾害发生后火速驰援,许多网友发起寒冬送棉衣活动、为山区孩子捐餐活动,许多工作者节假日仍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有这些平常的行动,也许并未以雷锋精神命名,但都体现了信仰沉默的力量。 而从社会的角度,倡导学雷锋行动固然需要,但更要通过切实的法制建设,从细节上消除阻碍道德行为的一切障碍;要像保护风中的火苗一样,善待所有着眼于信仰重建的行动。如果,一个扶起摔倒的老人都被告诫要先拍照取证,一个敬业正直而不善走上层路线的干部可能招致排挤,那都不正常——只有法制能保护和伸张正义,雷锋精神才能真正扬眉吐气。相关报道见今天A17版 所有这些平常的行动,也许并未以雷锋精神命名,但都体现了信仰沉默的力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3]姚明亮相两会坐特殊椅子 吃惊10年前竟与雷锋作比
- [ 03-03]福建“青春雷锋 美丽福建”青年志愿者主题活动启动
- [ 03-03]海沧启动"学雷锋"系列活动 广纳台商台胞志愿者
- [ 03-03]学习雷锋与时俱进 厦举办座谈提创新模式学雷锋
- [ 03-03]雷锋珍贵原音将重现 生前战友乔安山为展览揭幕
- [ 03-02]雷锋精神在莆田:薪火相传 关爱下一代
- [ 03-01]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五十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刘云山出席并讲话
- [ 03-01]福州团市委开展“青春雷锋·美丽福州”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