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拿”走总理矿泉水有损职业体面

www.fjnet.cn 2013-03-19 07:34  张若渔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总理首场记者会万众瞩目、激动人心,会后的一个“花絮”也颇耐人寻味:记者会结束后,一位记者把李克强总理座位前的瓶装水塞到了自己的包里,留作纪念。许多同行纷纷仿效,把这种未贴有明显标识的瓶装水“拿”走了。

亲历历史,当然值得纪念。如果有某种实物留着作证,自然是锦上添花。“一瓶水而已”,它就立在那里,稍后也许就会被当成垃圾收走倒掉、湮没无闻。可是我们的某位记者朋友站出来挽救了它的价值,同时也把自己推向了舆论的漩涡。

所谓“纪念品心态”,可能背后总有些千头万绪的潜意识。最值得反省的一点就是,人的粗俗的功利心。有鉴于一些记者在如此隆重的场合,如此不加掩饰地袒露这种粗俗心态,实在令人侧目。

我们毫不怀疑,现场那几位“拿”矿泉水的记者,完全不能代表目前中国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个人情操。事实上,即使对这几位“拿”矿泉水的记者,似乎也不宜使用过于激烈的语调和言辞进行指责。他们无疑是各家媒体的精英分子,也许在生活中都是备受尊敬的人士,一个“跑偏”的行为不能抹杀全部。

在个人的意义上,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是同情。而且,他们已经为自己的不体面付出了代价,承受着不难想象的压力。但是,在职业道德的意义上,他们也的确需要深刻反省,“拿”矿泉水这一行为,是个人修养与职业道德双重失落的结果,个人修养也许难免有时失守,但职业道德终究不能轻易迷失。

在那个举世瞩目的场合,记者们本应该知道自己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有可能被放大,甚至被放到国际视野中去解读,但自己心中那份贪小便宜的粗俗心态战胜了职业自律的意志,造成了一桩不大不小的职业事故,终于悔之晚矣。

□ 张若渔(湖南 教师)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