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东南锐评 > 正文

海葬 让亲人回生命的故乡

www.fjnet.cn 2013-04-11 11:21  老  癸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爸爸走好!”“妈妈,我们会想您的!”……水流悠悠,雏菊飘香,骨灰在厦门鼓浪屿附近深水海域随风入海。8日,在亲人的深情送别中,78位逝者魂归大海。从此,有水的地方,便能诉说思念!(4月9日《海峡导报》)

有人说,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海葬之后,有水的地方,就可以倾诉亲人的思念。

可以说,没有哪一种安葬方式能像海葬一样,更接近人的梦想,更利于人们寄托哀思,更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把亲人的骨灰伴着鲜花撒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是那样的神圣,又是那样的纯洁。随着骨灰与大海交融,亲人的灵魂又扑向了大海的怀抱,并被大海所迎接。大海,也变成了亲人永远的故乡。这是一种庄严,但在庄严里面透露出一种魅力和浪漫。

几千年来,我们传统的安葬方法都讲究着一种入土为安。而时至今日,入土为安的方式因为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更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昂贵的墓地,繁琐的殡葬礼节,越来越多的殡葬费用,使得普通群众越来越感到“死不起”了。

更为重要的是,每年清明前后国人大祭祀的时候,所有的墓地犹如熙熙攘攘的庙会,纸灰乱舞,香烟弥漫,不仅污染了环境,更糟蹋了大自然。而在每年的“鬼节”前后,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更是成了市民祭祀的墓场。人们“痛”并埋怨着。也正因如此,人们无不希望改变这种传统的,也是劳民伤财的殡葬及祭祀的习俗,但是很多人却没有胆识跨出这海葬的一步。

不少城市虽然推行了海葬活动,但响应者却寥寥无几,厦门市从2008年起开始尝试推出集体骨灰撒海活动。首次便有31位逝者参加海葬。2009年上升到52人;2011年又上升到了60人。但是去年,人数又回落了。值得惊喜的是在今年的集体海葬中,人数达到了历年最高,参加海葬的不仅有普通群众、军人和知识分子,更有8位离休老干部。还有来自江西、福州、龙岩、漳州、三明、泉州等省内外地区的30个家庭。大海也见证了亲人们的最后诀别。

海葬,是为了节约土地,为了改变习俗,更是为了让我们更文明的生活。大海本来就是生命的故乡,用这种方式安葬亲人,不仅最符合亡灵的超然和升华,也把亲人送到永远的故乡。(海峡导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