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唐僧”墓葬上动土,哪来的底气?

www.fjnet.cn 2013-04-12 08:47  北 方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4月10日,有媒体曝光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三分之二建筑面临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竟是申遗需要。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更有网友直斥拆迁理由“荒唐”。

申遗有其特定的标的物,即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的是“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而从报道来看,西安有关方面为“申遗需要”拆迁兴教寺,似乎是拆了文化遗产再去申请文化遗产,恐怕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为了申遗而拆迁,一是破坏文物古迹,二是有造假之嫌。兴教寺已经有近1400年的历史,能保存至今已属不易。如果单纯为了面子好看,或者说扩大规模,就不惜一拆了之、拆旧建新,那么仿造、重建起来的新寺庙,再标致也不过是一个“仿品”,这样的人造遗产又有什么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所必备的六项条件中,有好几项都规定文化遗产必须是原物、具备一定年代等时间条件、真实的历史文化遗留等内容。打比方说,金字塔、中国长城等是文化遗产,因为它们在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与生产条件下,体现了“人类创造智慧”,是“文化传统的证据”。如果现在开着吊车、铲车,去埃及造一座万里长城,或者在西安用混凝土浇一个金字塔,这哪还是什么文化遗产,巨大“工艺品”而已。

拆掉真文物,用人为仿造的假文物去申遗,能成功吗?这出戏如果唱不下去,这笔账有关部门可算清了?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