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选择性关注“少年凶杀”现象
www.fjnet.cn 2013-05-09 09:43 刘志权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从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等角度,详细研究“少年凶杀”现象,并将“对症之药”融入青少年教育,比我们在这儿忧心忡忡肯定要有用得多。 纷至沓来的新闻中,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先是复旦研究生投毒、然后是南航大学生杀人。而这一戾气,最近似乎又有低龄化的趋向,先后曝出13岁少女因嫉恨同学漂亮将其杀害肢解、16岁学生因一个莫须有的“12万中奖短信”杀害好友的报道。一时之间,人们不禁惊呼:现在的孩子怎么啦! 先要承认,要科学地分析一种趋势是否存在,仅以新闻报道作为论据是不够的。比如,校园血案也许一直存在,二十年前,我在一所知名高校就读时,本校就曾经发生过与南航类似的血案,但当时有限的传播渠道,以及“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都决定了此类事件较难见诸报端。而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新闻环境已有根本不同。 此外,还得注意媒体“选择性关注”的特点。比如,稍加注意,便会发现,上述的一桩案件其实早在去年4月便已发生,我们不能确知这一新闻目前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刚刚“终审判决”呢,还是受近期接连的血案所触发?事实上,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偶然的同学相残,即就概率而论也不可避免。 正确趋势的揭示,需要让位于更为严谨的大范围、长时段的统计和研究。但是,类似血案毕竟并不鲜见,当然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仅就新闻报道提供的有限信息,我们还是会注意到一些值得重视的共性。 比如,起因往往是小妒忌或小摩擦。也许这大致可以归咎为缺乏挫折教育、自我中心和不够宽容。这与“独生子女”现象似乎不无关系。如一位研究儿童问题的专家所言:“不是独生子女容易带来问题,而是独生子女本身就是问题。”在一家仅一个孩子的环境下,竞争与合作、成功与失败等的辩证关系不容易被正确对待。 再如,惨剧往往缘于一时冲动。三年前的“药家鑫案”,曾经使“激情杀人”一词走红。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激情”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生理因素,而这种因素,可能会因为重应试轻道德的教育、空巢现象、考试压力,以及独生子女教育缺陷等被进一步强化而导致悲剧。 值得重视的还有,这些少年杀手,往往体现出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在案发后“若无其事”。是因为对“死亡”问题有特别的认识?是因为平常接触血腥的动漫、游戏或影片较多?还是只是简单得幼稚得不知道其严重后果? 总之,吁请有心的专家做进一步的研究。从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等角度,详细研究同类案件的每个细节,找出真正原因,并将“对症之药”融入青少年教育,比我们在这儿忧心忡忡肯定要有用得多。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3]一起“小三”雇凶杀人案的网络警示
- [ 07-15]凶杀新闻除了炒作还能做什么
- [ 07-28]康志军凶杀案悲剧的源头
- [ 03-30]郑民生亲友不应受凶杀案“株连”
- [ 03-24]南平特大凶杀案折射各方薄弱环节
- [ 09-03]前局长雇凶杀继任 不良官场生态恶化?
- [ 01-16]母亲雇凶杀幼子不骂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