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中国式抢购”折射国民安全感缺失

www.fjnet.cn 2013-05-15 10:22  何  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5月12日,一海轮途径南京长江大桥时意外沉没。事故发生后,位于长江下游的仪征市居民听信网络传言“长江水污染”,当地出现市民疯狂抢购矿泉水。当日,仪征政府回应,仪征市自来水取水口目前未发现异常,有关部门将24小时密集监测,请广大市民放心。(5月13日《现代快报》)

如果我们统计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抢购的商品,可以找到很多。在10年前当“非典”和在当前禽流感来袭时,治疗感冒的板蓝根一下子飞上枝头变凤凰遭到全民抢购;当日本福岛核泄漏发生之后,十年前抢购的食盐尚未吃完,很多人又在抢购食盐;当世界末日的预言临近时,离开我们日常生活很多年的蜡烛居然被抢购;当雾霾天气降临大半中国时,不管用的小口罩在国民文化素质程度非常高的北京城被抢购一空……

面对一幕又一幕的“中国式抢购”闹剧,我们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样的抢购行为实在是太荒唐可笑了,认为这完全是毫无常识和科学知识的举动,只会会心一笑,当成看笑话。但是,当“中国式抢购”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心理时,屡屡发生,那么常识和科学知识的匮乏就不足以解释清楚“中国式抢购”现象的发生,就不能只是当成笑话看待。

从表面上看,每一次“中国式抢购”闹剧上演,直接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公众掌握的信息与权威信息之间不对称,准确、正确的信息不能及时、快速的传递到公众手中。说白点,就是在自媒体时代,谣言通过网络等便捷工具迅速传播开来,每一次都抢跑在政府的信息公开前面,从而误导了公众的思考和个性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的从众和随大流心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遭受不到大损失的观念被很多人奉为行为处事的原则之一,从而引起“羊群效应”,纷纷盲从、跟风的参与到抢购大军之中,生怕落后于人。这一次仪征发生的抢购矿泉水闹剧也不例外,并没能跳出这个“中国式抢购”的链条圈,先有自来水水源地污染谣言的传播,再有市民抢购矿泉水的举动,最后是政府出来辟谣、公开相关信息。

不过,从深层次角度看,“中国式抢购”闹剧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实质上折射出的是当下国民安全感的普遍缺乏的现状,是国民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才做出抢购生活必需品的荒唐选择。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生活必需品存多一点比缺乏要更安全,而这实质上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缺乏信任。众所周知,这些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经被问题食品、环境污染等讯息所包围,有没有安全食品可以食用成为生活困扰,而每一次安全食品都会被不法商人投机牟利。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一旦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信息传达出来,就会立即刺痛公众敏感的神经,而公众为求自保,以防万一,减少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抢购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唯一选择。

要根治“中国式抢购”病,除了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之外,一方面进一步加快政府信息公开速度,让权威、准确信息抢跑在谣言之前,不要整天跟在谣言后面辟谣。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确保生活必需品长久的充足供应,消除老百姓心中的买不到生活必需品的担忧心理。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