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一个电话打15小时 透明计费不能再缺席

www.fjsen.com 2013-05-16 15:28  范子军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5月7日下午打了一通市内电话,让福州市民林先生至今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通电话花了他近200元,而且账单显示通话时间长达15个小时30分钟,而他印象中这通电话仅打了3分钟。林先生找到运营商要求核对账单,不过运营商营业厅却迟迟不给他答复。(5月15日海峡都市报)

一个电话就打了15个小时?当事的林先生感到憋屈,旁观者同样感到匪夷所思。可能因为一方或者双方通话结束后忘记挂机,运营商给出的解释貌似不无道理,但所用三星手机电池充满电的理想通话下,最多只能通话10个小时,却又让原本几率极小的“巧合”更经不住推敲。唯一能够证明收费合理与否的路径,也就只能是公开详细的通话计费记录。

既然收费遭遇质疑,运营商理当主动帮助查询,排除计费系统故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出错,以证明自己的收费准确无误。谁想运营商方面竟然玩起了躲猫猫。

运营商的表现,已经清楚地给出了答案,倘若没有猫腻何以没有勇气面对用户、推诿查账要求?一个电话打15个小时,恐怕绝非误计也非系统问题,而明显存在有意为之嫌疑,至少暴露出系统存在吸费黑洞。叫人更费解的是,问题已经捅出来了,运营商方面抵制查账、拒不认账的底气何来?

一个电话打15个小时,看似一个极端个案,却把通信计费不透明的弊端和用户权益的弱势生态放大在公众面前。而通信计费已成消费者投诉热点这一现象,也清楚地表明透明计费不能再缺席,必须尽快从技术、制度和监管层面推进计费公开,以确保交易公平和权益对等,彻底打破运营商垄断话语权的局面。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