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保护铁路文物,刻不容缓

www.fjnet.cn 2013-05-22 15:37  谢晓斌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共计194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已经104岁的老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此次被升级为“国保”。记者了解到,这是第7批“国保”名单中唯一仍在运营的一段铁路。(5月21日,北青网)

铁路进入中国不过100余年历史,正是这100年亲历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地变化。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从铁路入手,回溯以往,可以十分清晰准确地了解掌握近代中国的真相。但由于人们对文物认识的裹足不前,这条捷径却少为人知,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堪称文物的铁路建筑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渐渐消失,留给人无尽的怅惘。

其实,除了自然文化遗址是文物外,近代工业遗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也应毫无异议地进入文物行列。文物不仅仅是过去传统的寺庙、景区,也应该包含近现代文化。古老的长城与近代的铁路交相呼应,构成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和谐共存的文化景观,这本身就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也是未来文物保护的新方向。此次仍在运营的老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被升级为“国保”,说明了工业遗产这个概念已经被社会所重视,新型文物已经大大突破了原有文物保护的概念和范畴。

笔者出身铁路世家,父辈修了一辈子铁路,足迹踏遍了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所有国土。而今,笔者在父辈亲手建造的车站工作,每天和曾留下父辈心血和汗水的站场设备打交道,从青年到中年,对于铁路的感情日渐浓郁。在笔者工作的这条铁路线上,有许多60年以上历史的车站,随着线路的升级改造,大部分已废弃,昔日热闹熙攘的站台已成为附近老乡耕种的良田,即便是列入省级文物仍做办公使用的车站站舍,也因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被人无意之间毁损消耗,怎不令人痛心!

10年前,笔者所在的单位曾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发掘站史的活动,职工通过访老人、查资料、看旧址、发信函,多方了解所在车站的历史,编纂成职工手册,作为新职员工岗前培训的教材。在这次活动中,青年职工的心在寻根中得到凝聚,老职工的情在回顾中得到传承,单位的经济效益、安全生产、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成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这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保护铁路文物,就是了解身边的历史,留下生命的痕迹,完成传承文明的使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此,笔者呼吁,保护铁路文物,刻不容缓!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