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我碗里的饭到底安不安全”

www.fjnet.cn 2013-05-23 15:08  刘晶瑶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镉大米事件持续发酵。最新进展是,广东连续两次查出17个批次的镉超标大米,有12个批次来自湖南,其中湖南攸县3家涉事米厂被要求召回、下柜、责令停业整顿。

  作为问题大米的风暴核心,广东省终于开始了全面清查。但是,其他省市却不见动作。事实上,吃米的绝不限于广东一省,大米的产区也绝不限于湖南一地。作为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不得不问一句:“我碗里的饭到底安不安全?”

  就大米来说,从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直到摆上消费者的餐桌,中间经历数道环节,可谓层层设关卡、层层有检测。然而,就问题大米的披露过程来看,监管部门也像挤牙膏一般,最初只是公布了抽检结果,数天后才公布问题企业的名单。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信息披露方式,让消费者手里的饭碗端得愈加沉重。

  镉大米被曝光后,有人提出尽量增加食谱多样化,减少对大米尤其是单一产地大米的依赖。用各种、各地的杂粮代替对大米的依赖固然是法子,可是,其他粮食也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必须从土里长出来吧?如果问题大米的原因在于土壤受重金属“玷污”,那么,上面长出的粮食、蔬菜,甚至是耕种土地的农民都会饱受其害,又岂是“食谱多样化”所能解决?

  解决问题,贵在举一反三、未雨绸缪。趁着货架上、粮仓里、农田里的生米尚未煮成熟饭,有必要尽快开展全国统一的专项清查行动。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要彻查清楚:其一,除广东发现的问题大米外,其他地方的大米有没有问题?镉超标大米究竟流向哪些加工企业?对于已经流向粮库、市场的镉超标大米,要保障全部下架、销毁,绝不让一粒问题米流向百姓餐桌。其二,镉超标大米分布、重金属超标的土壤范围究竟多广?被污染的地块应建立档案,保障有毒的土地不再成为粮食产地,同时要拿出给污染田地“消毒”的办法,防止问题粮食一再出现。其三,除大米外,其他粮食有没有类似的安全问题?也要给百姓一个交代。

  现在是大流通时代,大家吃的粮食来自五湖四海。只有全国各地都重视起来,截住了毒粮,消除了毒源,我们碗里的饭才能安全。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