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采不到鲜花便培土

www.fjsen.com 2013-05-31 07:45  倪先允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如果把人才比作鲜花,那么育人者就是园丁。

“采不到鲜花便培土”,是园丁们常说的一句话。把这句话用到人才培养上再合适不过了。

君不见,实际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经常抱怨单位缺少文字写手、专业能手、技术高手、多面好手,缺少能担当大任、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对此,请扪心自问:“采不到鲜花,你培土了吗?”

领导干部都希望采摘到鲜花,为单位创造政绩。须知,鲜花的生长需要外在条件,须经过园丁的培土、浇灌、施肥、整枝、治虫……到了季节,才能吐艳开放。不想培土,只想采摘,这样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

然而,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面对采不到的鲜花,有的扭头就走,任其自生自灭,不去创造条件把优秀种子培育成花朵。还有的甚至拔苗助长,制造“假花”。这样的态度只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来年同样采不到鲜花;二是“假花”不会给人带来芬芳。

试玉要烧三日满,育才须经数年期。要想得到真正的鲜花,唯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好培土的工作。

人才是无价之宝,但比人才更重要的是让其茁壮成长的土壤。只有为优秀种子提供优质土壤,好苗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小荷才能出落成接天莲叶。一些单位每年都会有典型培养计划,这些典型很多只是优质种子,有些已经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但还不会一下子就给单位带来荣耀和成绩。相信,只要育人者耐心培育,给雄鹰以蓝天,给千里马以旷野,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得生长的养料、成长的空间,鲜花的盛开只是早晚的事。

鲁迅说:“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展示才华的舞台,公平公正的环境,唯才是举的机制,都是让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的好土壤。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人有出彩的机会,才能让人才的园林鲜花盛开、香飘万里。

(原文刊于5月29日《解放军报》,有删节)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