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城市群病” 须跨过“三道坎”
www.fjnet.cn 2013-06-04 07:41 唐卫毅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未来的中国城镇化将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全面提升东部三大城市群发展水平,并培育壮大7个已成规模城市群,另再打造10个区域性城市群。国家发改委下属研究机构和有关专家均指出,如果不恰当地运用行政权力“捏合”城市群,容易引发“城市群病”。(6月3日《楚天金报》) 就目前“城市群”发展的态势而言,“城市群”应当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如果靠行政力量来捏合城市群,就的确容易引发各地的盲目扩张和不计成本的投入。“城市群”也并非越大越好,也并非整合权力资源、公共资源那么简单,其中需要过好“三道坎”: 一道是“观念坎”。目前,我们很多地方的地域色彩浓厚,习惯于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横向联系、支持、协作都做得很不够,打造“城市群”,权力如何分配、观念如何更新,仍将是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二是“产业坎”。“城市群”应以某些产业为龙头,打造“城市群”的产业品牌。如何引导促进“城市群”建立产业集群和链条上的关联配套,减少相互间产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提升“城市群”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等,都是需要超前思考和谋划的大问题。其三是“人口坎”。当城市的人口急剧膨胀时,势必导致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秩序问题、安全问题等大幅增加,各种矛盾也会日益凸显。人是城市的主人,生活在城市中,就需要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发展领域等服务也需要同城化,社会管理、生态环保等一体化。不然,人口决策不到位,“城市群”就会呈现大车店、赶大集式的生活状态。 其实,在建设“城市群”的问题上,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超前规划的问题。目前我们很多城市的规划和决策,缺乏战略眼光和胸襟。比如重复建设、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等。特别是近十年来,很多时候都是城市首脑拍脑门式的底端设计,政策朝令夕改,不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也在以城市首长的意志而转移,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连续性受到极大冲击。如果建设“城市群”不预见50年、100年后的发展问题,那么就将是操作上的一种急功近利。显然,随着“城市群”规模的盲目扩张,“城市群病”也将随机出现并且越来越重,届时,再回过头来诊治恐怕将“无良药可治”。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30]下一个十年的中国高增长靠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