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焊工清华充电是个积极信号

www.fjsen.com 2013-06-04 09:55  陶象龙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随着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潘际銮院士的《激光焊接技术》课程开讲,清华大学——首钢总公司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正式开班。未来3个月里,20多名一线实操经验丰富的首钢焊接技师,将向10余位清华大学相关领域的教师组成的团队“讨教”焊接理论和创新发明知识。

来自车间一线的焊接工人,坐在了清华校园的教室里充电,这样的新闻读来确实让人倍感亲切和新鲜。笔者认为,焊工清华充电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首先,体现了对技术工人的重视。让焊接工人到高校充电深造,有助于提升焊接技术的整体水平,让实践性技术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中间力量和后劲。

其次,也是高校实践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有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让技工师傅达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在工作中减少盲目思想,更加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理论知识的指导,技工师傅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就会根据科学的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更多的发明创造。而生产中大量的实例,又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丰富,让理论知识体系更加完备。

所以,笔者在想,类似焊工这样的技术工人到高校充电的新闻,应该更多一些。只有我们全社会重视技术工人,给他们的成长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的社会才更有希望。

陶象龙(江苏 职员)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