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编教材骗剩女”点的啥穴道?

www.fjsen.com 2013-06-04 15:31  窦永堂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你喜欢我什么?”

“跟你聊天的感觉很舒畅,每天都会挂念你,没遇到你之前我一直感觉缺少一样东西,但现在好像已经找到了……”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一对情侣间的对话。

其实这是骗子的诈骗教材。不光这些甜言蜜语,连和前女友分手的原因,甚至还有爱情观等,都被一条一条写进去。

镇海的邬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骗子,原本憧憬的美好爱情和帅气男友,随着一笔笔钱的汇出,也随之消失。(6月3日钱江晚报)

从教材角度看,更像秘籍的“诈骗教材”,注重实践与应用,前瞻性强,点击的无一不是情感要穴,满足的是“大龄剩女”的情感饥渴,直指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保证效果;教材开发的前期调研充分,为“大龄剩女”把脉精准:手段多元,包括“对话语段参考”、“聊天技巧”、“我们为什么要结婚”等等;信度框架环环支撑,对话场景涵盖办公室、居家、旅游、朋友聚会;浪漫情趣横溢,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绝不引发厌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图文并茂,“主讲人”高大帅气、魅力十足……

然而,仔细梳理起来,“诈骗教材”并非没有破绽,其劣质特性仍然显而易见:内容碎片化;调情章节直奔让人摸不着北的迷醉,起承转合缺乏衔接、过渡;内容大多来自剪贴拼凑;题型大多沾满套磁的甜蜜;常用句型有限,特别是后期,大多围绕财富、金钱造句设套。

“诈骗教材”的主谋,是27岁的陈某,初中文化。然而,其团伙却已成功诈骗10余起,涉案金额200多万元,且被骗的“大龄剩女”,大多拥有高学历。其中,北京一41岁高校教授被骗77万元。“诈骗教材”市场开发之效,令人叹为观止。

高学历的“大龄剩女”被骗财骗色,多地都曾发生。2011年7月5日南方网报道,6名诈骗团伙自编“追女攻略”,目标同样为“大龄剩女”。6 名多为小学学历的农民工,通过网络交友网站结识女孩,通过电话及网络联系博取好感,营造“老公”“老婆”氛围,最后在双方从未见面的情况下,竟然诱得女孩汇款,诈骗案件多达32宗。

听来匪夷所思,却不难理解。不少拥有高学历的“大龄剩女”,其人际交往大多原地踏步、起跳,面对的大多为家庭与校园的“管家服务”,生存环境相对静态、净化,缺乏社会延展度,与社会对比、反差强烈。突然降临的网络迷汤,迥异于围墙里的情境突现,让“大龄剩女”芳心大乱。面对“诈骗教材”,“大龄剩女”全无考前应急除险的准备,在日常免疫训练全无的情形下,直接进入考场,答题全凭即时错觉,理性解析全无。防范机能如此缺失、萎缩,如此不堪的显现正合逻辑。

网络如不可视的网罟,时时险情密布,必须保有足够的警醒。以本案中的“大龄剩女”邬女士为例,被骗其实容易避免。然而,着急找到另一半,为爱不设防的她,由于过分期待的预设,仅仅是于网聊了几句就为对方动心,见了一张高大帅气的照片,就乐将彼此称呼转为“老公”“老婆”,近乎自愿被套牢的一幕就此发生,足见其对网络陷阱的全无防范。悲夫!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