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对“最强到此一游”的几点反思

www.fjnet.cn 2013-06-14 16:22  毛开云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日前,南京游客在埃及神庙上刻上“到此一游”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6月11日,市民陈先生在武当山旅游时,竟在石壁上发现一处连签全家人6个名字的“到此一游”,并同时刻下游客的家乡所在地。陈先生将其拍照后发布到微博上,被网友们惊呼为“最强到此一游”。(6月14日荆楚网)

“到此一游”应是中国“特产”,尽管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真正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都有留下“到此一游”的冲动。不管你信不信,笔者去过的景区不多,前几年到武当山旅游时,虽然没有留下“到此一游”的“墨宝”,但心里确实谋生过这个念头。

南京游客在埃及神庙上刻上“到此一游”,有人戏称“中国人把脸丢到国外去了”;而今,洛阳市伊川县白沙乡X村一家6口到武当山旅游,把6口人的鼎鼎大名连同“到此一游”四个字一起,永远地留在了武当山上,这家人的这种做法实在过分。网友惊呼“最强到此一游”,应该是对这家人的愤怒和谴责。然而,我们在愤怒和谴责之余,是否应该对“最强到此一游”进行一番反思呢?

说中国人素质差,肯定会遭致骂声;而说中国人有劣根性,肯定很多人认同,鲁迅不是早就批判过中国人的劣根性吗?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国民应该越来越文明了,世人公认的不文明的“到此一游”应该绝迹了。然而现实却是,“到此一游”不但没有绝迹,甚至还有“风起云涌”之势,值得国人反思。此其一。

其二,既然国人劣根性犹存,景区为啥不加强管理?为啥不对留下“到此一游”的游客进行处理?或许景区会说:哪里有这么多人手?哪里处理得过来呢?事实确实如此,但是扪心自问:有多少景区把治理“到此一游”提上了议事日程?景区不管“到此一游”,显然是对“到此一游”的纵容。

第三,谁留下了“到此一游”,我们都会对其口诛笔伐。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当你看到有人正在刻写“到此一游”时,是否进行了劝说和制止?就说这个“最强到此一游”吧。报道称,这家6口人在武当山的一处山石上赫然刻着11排汉字,刻画时还比较用力。我敢武断地说,肯定有人看到这家人刻字,但是否有人制止、举报呢?我也想武断地说,这样的人很少甚至没有。要不,11排汉字加上“到此一游”怎能出炉?

百度上说,劣根性是指人类固有的不良品质和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劣根性不能完完全全地被驱除,但是通过人自身素养、素质的提升,从某些角度来说可以相对减少劣根的存在。杜绝“最强到此一游”,关键还是要减少和杜绝中国国民劣根的存在,包括景区疏于管理或不屑管理,包括其他游客对刻字游客的不理不问,显然都属于国民劣根的范畴。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