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比骗子更可怕的是“名校情结”

www.fjnet.cn 2013-06-14 17:26  程绍德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谢阿姨通过网络QQ偶然认识了一个“派出所副所长”。谢阿姨向对方诉苦说,儿子高考只差几分未能被厦大录取,十分遗憾。不料,“副所长”说,他拥有强硬的关系,可以帮助她的儿子上名校。

谢阿姨轻信对方,既送钱又送礼,结果损失了20多万元钱财,儿子的“名校梦”还是破灭了。近日,嫌犯傅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湖里区检察院批捕。(6月13日台海网)

每年高考结束后,媒体上总会有一些有关骗子行骗的报道,尽管如此,上当受骗者依然“前赴后继”。明明知道社会上有大量的骗子存在,一些学生及家长还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冒险,这缘于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结”。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大出息,这很正常。但无数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上了名校的孩子都有大出息,更不是所有名校之外的孩子都没有大出息,甚至不只有上大学这一条路。更何况,高校的计划内招生是有严密程序的,虽然有的存在着部分未公开的招生“秘密”,但那终归是极少数,家长切不可因此就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花钱就可以摆平一切。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长大,尚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老舍先生在教育子女的章程中,也赫然立有“不必非考一百分”和“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两条。名人尚且如此,我辈凡人又当如何?所以希望考生及家长们能想开一点,尽快放下这种不切实际的“高校情结”。要知道,这种所谓的“高校情结”远比骗子更加可怕。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