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裁量成橡皮筋,非环保之福
www.fjnet.cn 2013-06-25 08:19 和静钧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罐车同时跨省两地苯泄漏,甘肃张掖只收了几千元的处置费,而陕西彬县却开出近200万元账单(6月24日《中国青年报》);张家口煤尘烟尘污染明显,树上的苹果都成了黑苹果,却没有环保部门管(6月24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武汉环保部门罚单从未超过20万元,近日对违规排污的某一大型机械工业企业突然开出了121.5万元罚单(5月3日荆楚网)…… 乍一看,这些处罚,倏低倏高,畸轻畸重,同罪不同罚相差之大,令人瞠目。民法有“物权法定”之标线,刑法有“罪刑法定、罚当其罪”之界桩,而行政处罚法,因法律性质的原因而不得不经常性地与自由裁量权牵手。在我国,八成以上的法律与九成以上的行政法规,都是最后通过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手段来实施的。 所谓的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环保部门在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时,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酌情决定对违法行为人是否处罚、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的权限。自由裁量权的关键词就是“酌情决定”。我们在开头之处举的这些案例,都应是有关部门依自由裁量权,酌情作出了违规或不违规、重罚或是轻罚等“酌情决定”。 支持自由裁量权的法理在于这样一些推定:法律规定不可能做到精确,法律也不可能通过机器来断案,总是人在执法,授予人一定的自由处置权,能使案件最大限度地与具体的环境、情节、风俗习惯等相符,以达到法律的正义。这就意味着,自由处置权的幅度不可能太大,其幅度只限于一个明确的规定与另一个相邻之规定之间的“灰色带”。 然而,反观我们现行的环保法律,自由裁量的幅度之差可以拉大到五倍级,这意味着基数越大,这种倍级形成的绝对差距也将无限放大。另外,对是罪非罪、违规还是不违规等两重天的性质界定,也可以通过自由裁量来决定,这完全违背自由裁量权中的不得超越相邻幅度之原则。 自由裁量权过滥,既容易滋生权力寻租、选择性执法与滥用权力等腐败行为,也不利于环保事业。法律的意义在于引导性,而引导性之基础在于法律的明确性,法律如弹簧,时伸时缩,根本不可能给企业与个人具体的法律规则威严之感,反而把执法视为行政部门或某个权势人物的私货,可以通过法外之力来解决。 本文无意对开头所举之例的处罚的适当性作出判断,只是提出对处罚时重时轻、把法律当猴耍的弊端。解决这些弊端之第一步,就是我们的环保法要作“再革新”,从粗放式规定的法律,走向精细化,就是对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使其回归自由裁量之本位,让其只守住其能守的幅度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8]重庆政法机关规范自由裁量权 防止司法权力滥用
- [ 05-16]醉驾入刑解释权引争议 司法自由裁量或导致腐败
- [ 06-08]给自由裁量权卡上标尺好
- [ 03-30]审计署力推“审理制度”规范制约自由裁量权
- [ 06-22]辽宁试点量刑辩论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
- [ 12-21]最高法将规范自由裁量权 逐步统一死刑标准
- [ 01-02]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司:自由裁量不是“私权领地”
- [ 12-24]自由裁量权不能“信马由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