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最伤父母9句话”背后是亲情互动不足

www.fjsen.com 2013-07-01 10:51  刘孙恒 来源: 我来说两句

“谁叫你们把我生到这个世界来的?”“我的事情不要你管!”“你们真没用!”……近日,网上一个帖子列出了最让父母伤心的9句话,由此引发了很多年轻人的反省。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年轻人至少说过这9句话中的一句或是几句。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网友,受访者大多表示,两代人之间,气话不用放在心上。(6月30日荆楚网)

“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也好,“我挂电话了”也罢,诸如此类日常生活中的话语,稍微审视一下,作为子女的我们的的确确是“践履者”。正如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年轻人至少说过“最伤父母9句话”中的一句。

尽管,我们可能是口无遮拦下犯的错误,甚至说完后心中会感到懊悔,尽管父母们也不会介怀,但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的“无心之失”对父母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么,采取何种措施我们才会少些“无心之过”呢?父母们又该怎样规避那些徒添的“伤心”?笔者认为,加强亲情互动是关键。

当前而言,亲情之间缺乏互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生活的逼仄,人们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而也正是由于现实的冰冷,致使“常回家看看”也成为多数人的奢望。而有些人,则是换上了“手机控”、“下班沉默症”等现代病,沉浸于虚拟的或自我封闭的空间,即使与父母相处,也缺少沟通与交流的欲望。

在此基础上,加上亲子之间固有的代沟,彼此之间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天然差异。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间的隔阂,只会越来越深。于是,也就不难理解,父母饱含善意的“碎碎念”,为何在孩子的眼里却好似在听唐僧念经的孙猴子,十分的不耐烦、甚至感到烦恼。

所以,加强亲情互动才是治本之策。虽然说,坚硬的现实压缩了亲情互动的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找不到互动的渠道。譬如可以多打打电话,多些嘘寒问暖、谈谈家常,再譬如说孩子与父母可以多些换位思考。而多些心与心的交流,多些情感上的角色互换,就意味着多了些理解与包容。至此,父母则会体谅孩子在外拼搏的不易,孩子也会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最终,才能将“最伤父母9句话”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