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大数据时代,更需保护个人隐私

www.fjnet.cn 2013-07-04 08:36  李  强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过去我们常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互联网上到处印刻着生活的痕迹,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大大增加。

江西抚州市民吴某与他人在网上打起“口水仗”。对骂之余,对方把她的单位、姓名、手机号公之于众,并将一些损害其名誉的文字发到其单位官网、领导和同事的微博上;

前些时候,万科集团董事长王某婚变的传闻充斥网络。其新婚夫人的照片、两人的合影,甚至所谓的离婚协议书等,在网上流传,真假难辨;

去年6月,有人发布“某大学厕所偷拍事件”的图片和视频,受害人众多,对大学校园生活造成了恶劣影响……

人民网曾做过一项网民调查,90%的被访网民表示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8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堪个人信息泄露之扰。“给我们三句他说过的话,10小时内就能搞清楚他是谁、在哪里”,某网络侦探公司的这一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网络信息安全形势的严峻。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政府管理部门责无旁贷。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将开展全国性的清理行动,集中清理涉及公民个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三类信息。这对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无疑是一大福音。

事实证明,侵害公民个人隐私和名誉权,不只是专业网络犯罪集团所为。在一些热点网络事件中,事件主角的个人信息被网民随意曝光,甚至连未成年人都深受其害。无论是几年前因一句“很黄很暴力”被“人肉”的13岁小姑娘,还是最近在古迹上涂鸦被口诛笔伐的南京中学生,都承受了难以数计的攻击、谩骂和侮辱。

与这些打着“正义”旗号的网络暴力相比,一些恶意的攻击、诽谤,性质更为恶劣。被纳入本次集中清理对象的“假冒、盗用他人名义开设博客、微博”行为,在著名的“艾滋女事件”中有着典型体现:河北女青年闫某与男友分手后,男方假冒其名义开设博客,“自述”是一个感染艾滋病毒的卖淫女,甚至公布了279名所谓“嫖客”的姓名和电话。

这正应了网络法律专家丹尼尔·沙勒夫在《隐私不保的年代》一书的话:“网络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它如同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呈现出青春期特有的狂野特质:莽撞、任性、无畏、不受约束、不计后果……”面对个人信息面临风险的现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已是刻不容缓。

管理部门重拳出击,清理各类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依法打击各类网络信息犯罪活动,固然是维护网络正常秩序的有效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建设层面持续给力,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保护个人隐私的长效机制。而各大网站作为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要载体,更应加强自律,加大对公民隐私的保护力度。公民自身也要加强防范意识,在应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隐私泄露。

只有全社会对这一问题重视起来,我们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