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一次性筷子制笋干”何以能“穿越”?

www.fjnet.cn 2013-07-09 11:07  老  癸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内容为“用一次性筷子制成笋干”的微博备受关注,在微博中,一次性筷子最终变身成为笋干炒肉端上餐桌,引起各地网友纷纷怀疑,自己经常在饭馆吃的笋干炒肉会不会是“一次性筷子炒肉”?(据7月8日海峡导报)

用一次性筷子经过一番巧妙的工序之后,就能变成一盘香气扑鼻的笋干炒肉了。这是多么神奇,又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有人就是在微博中不仅公布了制作方法,而且一步步一环环,有图有真相,活灵活现。这不,连见多识广的新闻记者也被蒙的晕头转向了,还煞有介事购买来全部材料,完全按照微博公布的步骤按部就班,几天过去,记者使尽浑身解数,那一次性筷子除了变点颜色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经过专家指点,记者才如梦方醒,自己完全被人家忽悠了。

其实,一次性筷子能不能变笋干,只要稍有常识开动脑经思考一下就应该明白。且不说一次性筷子中许多并非是竹子制作的,与竹笋没有任何“同宗”的关联。就是同为竹子,笋干出身于毛竹的嫩笋,而一次性筷子是成才竹子加工而成,二则之间已经有了质的巨大变化,怎么可能用上一点白酒侵泡放上两天加点调料就能变成笋干了呢?

但就是这么一件违背了基本科学常识的东西不仅在网络上疯传,更有数不清的人信以为真,甚至开始大骂商家缺德,责怪监管部门失职。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这些年来,千奇百怪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让许多人神经麻木了。网络的便捷,更让人产生了浮躁情绪,甚至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这也就是当前网络和社会上谣言满天飞,一个“小儿科”的骗局就能把网络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的主要原因。

“一次性筷子变笋干”之所以能“穿越”,这正好刺痛了社会的“软肋”,对一些谣言偏听偏信,缺乏科学态度,失去应有的分辨是非能力,容易上当受骗。因此,这个笑话不能只当笑话,更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