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福州高温还需生态“冷却”

www.fjsen.com 2013-07-10 17:56  李  旸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进入7月,高温一波接一波地袭击榕城,天气持续酷热。截至昨日,福州已连续9天保持高温(35℃以上),而这种高温格局暂时难以扭转。持续高温的背后,除了气候的客观因素外,闽江边高楼的增多,多少挡住了闽江口吹来的海风;此外,不少市民认为,一些新区的开发,让大片树林、湿地变成了钢筋水泥。(7月9日东南网)

这几年,福州越来越热已经成为市民不争的事实,究其因,除气候的客观因素外,人为的城市建筑,不仅挡住了闽江口吹来的海风,而且挤占了树林和湿地的空间,尤其是“热岛效应”,更是推波助澜,让福州这座文明城市高温不退,市民叫苦连连。

持续高温的“罪责”往往被强加在老天爷和土地爷的头上,殊不知,因城市建设未能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大片的树木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湿地也变成了居民小区,这种以牺牲“绿肺”为代价的现代化建筑和繁华街景,换来的却是一个“热岛”,给市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平添了烦恼。

其实,生态文明伴随着现代文明,逐步得以提升的是人文素养,但一座城市的人文素养又反作用于现代和生态文明。人文素养包罗万象,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志。站在惠及民生的高度,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宜居的关系,不搞盲目扩张,“三高”企业禁入,减少碳排放。这就是这座城市决策者的人文素养。

“大河没水,小河干”,福州高温持续带给人诸多思考,一座城市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只有城市大环境的和谐优美,才能展现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现代化生活环境的优美、和谐。

持续高温难耐岂能埋怨天、地和空气。不如增木添绿,开发湿地。不妨用生态“冷却”福州的高温,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使之乐享都市现代文明。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