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填湖就要付出切肤之痛的代价

www.fjnet.cn 2013-07-11 09:49  肖  畅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湖泊保护与污染治理的专题调研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告诫全市各级官员:不要因追求一时的政绩,而破坏城市长远发展利益,别因填湖被历史和老百姓钉在耻辱柱上。

湖泊保护与污染治理,是武汉市政府今年承诺整改的“十个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武汉对湖泊保护的投入,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各种治污、整改、规划工程,都不算少。可以说,当前武汉的湖泊治理,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高度重视,对应于尴尬的现实。武汉曾经历填湖带来的创痛,据武汉市水务局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近50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这座城市,我们的政府,对历史、对未来,都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现在填湖已成底线问题,武汉为填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填湖现象仍让人忧心。

市民一再发现,有时填了湖,代价其实很小,真正付出代价的,是广大市民,是整座城市。不少情况下,确实是罚了款,但不疼不痒,填湖造成的损害巨大,违法成本却不对应。甚至,有的可能把罚款就当做默认填湖。

一些惩处中,罚款也不算少,但填了湖就成了既定事实,湖水似乎不能还原,盖好的房子也拆不动,填湖倒成了某些企业、某些人的“长远利益”。要么是阻碍大,要么是执法态度、手段不够强硬,甚至不乏利益关系复杂化的背景。“苍蝇”拍了一些,“老虎”又打过几只?

这么多年来,因湖水治理、执法监督不力而被通报的官员,所见不能算多。填湖者要付出代价,那治湖、执法的政府行为有没有责任,有多大责任,如何承担责任?治湖是个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职能也有协调,行政力量有组织,市一级,区一级,主管的部门,牵头的官员,都清清楚楚。治湖不断发力,也总结了不少办法和经验。在遏制填湖现象上,政府和官员应该是作用很大的,权能也足够大,相应的,治理不力,惩处不力,就要担负相应的责任。武汉设了那么多的湖长,他们负了什么责,有谁丢过乌纱帽?就在月初的电视问政中,人们目睹了填湖的痛心事实,也震惊于至今没有一个湖长被处分的现实。

武汉关于湖泊保护与治理的地方法规,现在已有20多个,《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中心城区湖泊保护规划》、《湖泊执法巡查制度》、《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等等,规定多,体系全,武汉还诞生了世界级的湖泊保护《武汉宣言》,这都是下大力气治湖中陆续积累的立法成果。它们都发挥了什么作用?一些条例、办法,针对填湖的规定措辞相当严厉,惩处的手段,主管部门的追责方式,都写得清清楚楚。但在现实执行中,市民感受到的执法经验,与纸上的规定差距很大。

政府的决心,市民的梦想,决定了把守住湖泊当作底线,一点退让妥协和懈怠都不能有,而这,绝不能等着历史来打上耻辱的印记。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