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热衷“特供”与“特权思维”

www.fjnet.cn 2013-07-12 08:04  赵  畅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前不久,国家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这表明中央治理特供现象的决心,也引起人们对特供现象的思考。

尽管“特供”作为一项制度已经废黜多年,但是特供现象却不是那么容易禁绝。总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乃至个别地方单位和部门,置相关规定于不顾,热衷于“特供”。而一些商家更是把“特供”作为营销噱头,“特供烟”,“特供酒”,“特供蔬菜”……仿佛一沾上“特供”,价格就可更高,质量就更有保障。消费者好像买得起“特供”,就比一般消费更有品位、更上档次。“特供”如此紧俏,以致假冒伪劣也打出特供品牌,浑水摸鱼。

归根到底,特供现象源于特权思维。举凡想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优质资源、特殊服务,并以此炫耀特权、显示身份、夸饰地位的,多是染上了特权思维之毒。在这种思维作用下,现实中又何止“特供”一端?有衣锦还乡警车开道的,有公款吃喝宴请比阔的,有公车私用接送子女上学的,其虽表现形式不一、内容不尽相同,本质上却都是特权思维作用下的谋私利行为。

然而,特权思维却并非干部的专利,在很多人身上其实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人反感的不是特权所造成的不公平,而是遗憾自己不能享有这样的特权,一如当年刘邦看秦始皇巡游而发出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一些人面对他人享有的特权愤愤不平,但一旦给予他特权,往往就觉得公平到手了。一些消费者之所以对特供产品趋之若鹜,往往看重的也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对“特供”所隐喻的社会地位心向往之。

市场上“特供”泛滥,不仅会对同类商品造成不公平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而且也会影响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声誉,损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社会上特权思维流行,则会出现“大权力导致大特权,小权力滋生小特权,微权力追求微特权,没有权力要创造特权”的趋势,以至出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现象,其结果就是规则失效、社会失序。

诚然,加强市场监管,让那些打着特供旗号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商家得不偿失,让那些利用特供标签谋取不法利润的企业受到相应惩处,能够显著整治“特供”现象。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制约和监督权力,根除特权思想。唯有公权力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秉公用权上作出表率,莫敢越雷池一步,才能逐渐消除社会上的特权思维。

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是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盼。尽管取消“特供”标签易,去掉“特供”心理难,去除特权思维更难,但再深的水也要趟,开弓没有回头箭。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