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解救“笼中人”须社会救助机制“开锁”

www.fjnet.cn 2013-07-12 11:07  贾春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理性的社会不应对这样庞大的弱势群体置之不管,当务之急是完善社会救助机制

关在笼中、锁着铁链的精神病人,偶见于新闻事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样的“笼中人”其实是个庞大数字,仅河北省便有约10万人。中国约有1600万重症精神病人,其中10%有潜在暴力倾向,很大比例的这类病人成为了“笼中人”。(7月11日《新京报》)

触目惊心的1600万!这是一群沉溺在幽暗而错乱的精神世界,裹挟诡异传奇色彩的精神病患者,相比普通人,他们可能突然就疯疯癫癫,抑或倏忽间恐怖陌生,在精神错乱不能自已时,甚至会杀人弑亲、残忍暴躁。正是慑于他们潜在的暴力危害,他们的亲人才会不由分说的将其锁入铁笼,以绝后患。虽然,一锁了之确有一劳永逸的效果,但是,“牢笼”生活却牺牲了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尊严和做人权利,甚至无情地剥夺了他们康复治疗的权利。

如果说由于人们的恐惧,就将精神病患者锁链加身的话,那么,救助资源的短板,无疑使得“牢笼”囚禁成为家属的次优选择。相比庞大的患病群体,其救助方却显得极其“弱小”,据统计,我国注册精神科医师只有2.05万人,护士3万人,医患比例高达1∶84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换言之,医患供需的严重失衡,必会使得众多的精神病患者,错失治愈的最佳时间节点,进而导致病情加剧或恶化。

客观上医患供需的不对等,使治病难成为一大社会痼疾;那么,治疗精神疾病的经济负担,又成为患者家属主观上,积极寻医救治的现实障碍。即便,精神卫生疾病已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即使有医保和合作医疗报销,家庭仍要承担至少几千元。而那些患病的家庭,多是经济并不富裕,物质上匮乏,经济上捉襟见肘,只会使患者家属无暇顾及患者,无奈又不得不选择锁链的下下策。

其实,家庭对精神病患者,不论是有意还是无力疏于救治,都可能埋下伤害的隐患。一些家人不闻不问的患者,要么亡命天涯,要么冻死街头。或者,沦为“黑砖窑”廉价的劳动“奴隶”,或者做出伤人的举动。就在前些日子,河南信阳一名小学生被一名流浪汉追打致死。伤人或是被伤,这发生在精神病患者身上,让人痛心,更是社会无法承受的痛。

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理应享有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权利与人格尊严。但是,在人们固执己见的偏见,和异样另类的冷漠中,精神病患者的生活空间日益逼仄,最后不是与铁笼为伍,就是离家云游四方。甚至,逼疯人的是人们的冷漠。《新京报》报道中提到的经过治疗的刘跃贵,本已恢复了大部分社会功能,也没有了明显的暴力倾向,但在村民冷酷的“逼迫”下,不但医院对他的治疗化为乌有,而且他又故态复萌、精神备受打击。

当然,铁笼锁人是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它以违法的手段,禁锢了潜在的暴力危险,保障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以违法杜绝违法,显然,这与法治社会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利,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理性的社会不应对这样庞大的弱势群体置之不管。当务之急是,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一者,扩充医疗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医生、护士加入到医治的团队中,纾解医患资源的严重不对等;二者,将精神疾病纳入公共卫生服务,最大可能让其免费接受治疗,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三者,成立社区或村庄爱心公益团体,不仅从经济上救济患者,更要从精神上关爱、慰藉患者,并加大宣传,改变人们的偏见,爱心才是药到病除的药引。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