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冀宝斋的假相不止一个

www.fjnet.cn 2013-07-15 08:36  魏英杰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以中藏网为代表的所谓专家,其实是把文物收藏当作渔利工具;相关政府部门要么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要么把这当作一种文化政绩,明知其伪而刻意保护。

山寨博物馆冀宝斋风波还在发酵。前日,有“中藏网”网站挺身而出,发表声明称“绝不允许诋毁王宗泉等一大批中国收藏家为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一雷人之举,把事件推向又一个高潮。

号称收藏“上至远古,下至元明清”,其实皆为赝品,这是冀宝斋目前被揭开的一个假相。但关于冀宝斋的假相,其实不止一个。冀宝斋所购“文物”,价格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也就千八百元。从相关描述看,冀宝斋博物馆馆长、老支书王宗泉就是个冤大头,完全不懂文物为何物。只不过,博物馆乃村集体投资近6000万元所建,他买的这堆破烂均由村民埋单。一个没文化的村支书,花集体的钱来满足个人喜好,这是冀宝斋事件揭示的另一个假相。

中藏网的声明充满硝烟味,极力回避事实,对质疑者大加讨伐。倘若这是出自冀宝斋方面的指使,不排除该博物馆收购假文物乃有意为之。一般来讲,这时候当事人最想做的事情是找专家验明正身,除非他心知肚明,质疑者说的都是真的。这家村办博物馆财务极其混乱,买什么“文物”全凭王宗泉说了算,因此还曾被村民举报。可见若非其中有什么猫腻,或者当地纯粹为了赚取门票收入,否则很难想象一个人何以能够多年坚持只买假古董。这是冀宝斋风波背后潜藏的又一假相。

当然,也不排除这则声明是中藏网主动为之,因其与冀宝斋有过业务来往。这又是一家什么样的网站?只要看看这家网站展示的“宝贝”,如黄水晶头骨、蓝水晶骷髅,以及成堆的完整甲骨,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家网站展示或推荐的“宝贝”,其雷人程度比冀宝斋有过之而无不及。买假古董者毫无愧色,“荐假”者面不改色,全然不以没文化为耻,这是从冀宝斋事件折射的一个假相。

就这样一家山寨博物馆,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基地。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河北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打分评定不涉及鉴定,摆放东西的真假,旅游部门管不了。而省文物局早知“东西肯定都不对”,这些年来却放任自流。即便赝品风波曝光后,仍有一些所谓文物专家为博物馆辩护。这种种迹象表明,冀宝斋并不是个人愚蠢的产物,而其实是多方“合谋”的结果。这又是冀宝斋风波暴露的一个难以忽视的假相。

“奇葩”博物馆冀宝斋横空出世,并不仅仅是因为有些人没文化,而在于包括相关部门在内,没人真的把文化当回事。王宗泉热衷于收购赝品,其实是在挥霍集体资产;以中藏网为代表的所谓专家,其实是把文物收藏当作渔利工具;相关政府部门要么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么把这当作一种文化政绩,明知其伪而刻意保护。

文化这件事,真的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而是要一点一滴地积累。这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