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电视问政”须有“人大质询”接力

www.fjnet.cn 2013-07-16 09:32  赵  勇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武汉搞电视问政,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有市民给水务局局长左绍斌送去一双雨鞋,请他去已经渍水半个月之久的社区走一趟,并质问何时能解决渍水问题。这一招搞得左绍斌很尴尬,只好接下这双烫手的雨鞋。

今年雨季武汉淹水特别厉害,大家叫苦不迭,所以才会出现市民在电视问政现场给水务局局长送雨鞋这一幕。事实上,市民质询官员的电视问政在武汉已有三年历史,在这档直播节目中,被问政的内容事先全程保密,现场市民人手一个电子投票器,官员答辩后,市民是否满意现场投票公示。今年的这次电视问政中,被市民追问得脸红流汗的,不仅仅是水务局局长左绍斌一人,“为什么记者、老百姓能发现大烟壳,局长难发现”这样的追问,同样让工商局局长高丹彦感到尴尬不已。面对市民们的尖锐质问,“认错,改进,明天去看看”,成了问政官员答问的套路。但这种套话式的回答,已经让参与电视问政的市民感到不满意。

电视问政不少地方都搞过,官员被问得满头大汗这样的场景,其他地方的电视问政中也出现过。武汉电视问政的可贵之处,一是坚持了三年之久,二是市民问政的能力逐渐提高——不仅提问尖锐,对官员答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所说:以前官员们表态连夜落实就能赢来现场的掌声,今年这种情况少了。可以看出,关心电视问政的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问政现场的热闹和尖锐,也不再满足于将官员问得满头大汗甚至手足无措。他们更希望看到问政的实效——问题怎么解决?没解决好的话,相关官员该承担什么责任?

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电视问政的话,这些问题很难有一个令民众满意的答案——电视问政对行政官员并无约束力,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主要还要看官员的自觉性,至于“问题解决不了官员要担责”,就更不是电视问政的能力范围了。此时,“人大质询”必须站出来与“电视问政”进行接力——电视问政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人大质询的方式来解决;没能合格履职的官员,人大可以提出罢免。

我国人大代表法明确规定了各级人大代表可以在人大会议期间提出针对行政司法部门的质询案,人大代表更有对官员提出罢免的权利。既然很多问题在电视问政中纷纷浮现出来,有心的人大代表就应该关注这些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如果没能解决,就应该在人大会议期间提出有针对性的质询案,如果认为相关部门解决问题不力,就应该对相应官员提出罢免。如此,“电视问政”和“人大质询”接力,不仅让人大代表与民意无缝对接,更能对官员们形成实实在在的压力,让他们在电视问政现场的脸红流汗之外,不得不倾尽全力解决问题。

体现民意、监督官员,对于武汉坚持了三年多的电视问政,我们乐见其成;接力民意、达成实效,对于电视问政背后的人大质询,我们更有太多的期待。

赵勇(江苏 编辑)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