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声音不能简单否定
www.fjnet.cn 2013-07-22 07:59 禾 刀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7月19日下午,正在吉林省长春市作报告的余秋雨先生指出,网上发言不等于民意;民意不等于民心;民心不等于真理。“我们不该在网上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当你占有了信息,信息也就占有了你。”(7月21日新华网) 余秋雨先生的这番理论绕了一个大圈,最终的落脚点是让人别信网络。此次报告中余秋雨先生讲到自己两度被网络所“黑”的经历,不知这是否为他对网络如此憎恨的“原点”。网络确实很杂很乱,但网络也有另一面,否则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倘若只是偏妒一方,放大网络的负面杂乱,并将此作为打压网络发声的逻辑由头,这显然不合常理。 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出版过一本《世界是平的》,该书描绘了一种超越想象的图景,即无论贫富,在地球上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上至一国领导人,下至平头百姓,在网络上均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网络符号。 按照统计部门的数据,我国网民数目持续增长,截至2013年6月底已经有5.91亿人。单从绝对数字上看,不到全国人口的一半。倘若以人口总量来看,网上发言确实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但如果这样绝对化,那么每每了解民意,是否均需要人人点头签字呢?那我们永远无法获取民意,即便是资讯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恐怕也难以做到这一点。也不否认,我国网络覆盖群体存在年龄、地域等诸多掣肘,目前,年轻人往往是网络世界的生力军。但仅以庞大的网民群体,就不宜妄断网络不是民意,至少代表了广大网民。 事实上,即便不是官方发声,互联网在近年来的许多重大事件中发挥出令人惊喜的“正能量”。无论是天灾还是各地的重大事故,第一时间曝光的互联网,同时往往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关信息,甚至也表现出许多自觉现象,比如许多网民纷纷转发救灾物资需求情况、现场交通以及通信情况等等,更有许多网友,自发捐资捐款,甚至只身前往现场。除了这些“正能量”,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长为反腐的重要平台,从“网友曝”到如今的“实名曝”,已“扳倒”包括部级高官在内的腐败分子无数。倘若这些均无法代表民意,那么余秋雨先生所指的民意又会是什么呢? 当然,互联网也确实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有一些信息未经有效甄别,存在虚假、掺假甚至是捏造的现象,余秋雨先生亦曾不幸“中枪”。不可否认,这些均是互联网的消极面,也是我们理应积极努力改进的地方。但不能因为“一丑掩百俊”,因噎废食,动辄彻底否定。有一点提请余秋雨先生注意,网络发声虽非绝对的民意,但在现有条件下肯定是接近民意的一个重要通道。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1]男子沉迷于网络暴力 效仿网络游戏杀害无辜妇女
- [ 07-21]上海最大网络赌博案一审宣判 涉633亿17人被判刑
- [ 07-21]《光荣使命》网络版完成 守卫钓鱼岛加入中国首款军事网游
- [ 07-20]上海判决涉案600亿网络赌博案 17名被告均获刑
- [ 07-20]网络剧《纸牌屋》 首获艾美奖提名
- [ 07-18]斥“网络不理性”的教授亦非理性
- [ 07-18]全国网络售药正规网站仅95家
- [ 07-17]网络语言引热议 文明发展更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