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一下暴雨就“看海”不是下水道的错

www.fjnet.cn 2013-07-24 16:26  孙维国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从5月以来,厦门迎来多次台风、暴雨,出现了多次内涝,市民纷纷呼吁提高城区的排水防涝标准。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一份提升厦门排水(雨水)防涝的规划正在编制中,今年年底有望基本编制完成。(7月23日海西晨报)

一下暴雨就“看海”,已经不是某个城市“一景”,而是许多城市共同的“一道风景”。暴雨淹城一次次将“下水道”问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法国大文豪雨果那句名言“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也被网友反复提起。

可是,虽然舆论风暴猛烈,“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名言也广为人知,但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只重“上半身”、轻视“下半身”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可见,改变城市排涝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现状,仅仅“谈良心”、或对城市进行道德谴责是远远不够的。

解决任何问题都应寻找根源,只有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医治病症。“下水道”问题也不例外。笔者以为,造成“下水道”问题一直未解的根源关键有两点,一是缺乏问责机制。二是民意缺席。每一次暴雨过后,大雨淹城造成的损失哪怕再严重,除了下水道这个“临时工”一次次被推向前台,默默地“代人受过”,真正应该为此担责的人,却一次次“雨过天晴”,毫发无损。此中原因,缺失问责机制是关键。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往往是专家学者、以及城市管理者等少数人“说了算”,老百姓少有话语权,更缺失表决权,只能被动接受、当看客。城市排涝建设同样存在民意缺席问题,试想,如果每一条“下水道”都流淌民意,让老百姓的话语权、表决权落地,城市还会一次次在大雨面前“原形毕露、丑态百出”、甚至为此支付生命的沉重代价吗?答案不言自明。

暴雨“看海”不是下水道的错,而是人的责任。观照现实,若想根治“下水道”问题,需做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完善问责机制,尊重民意。这两点做不到位,想要彻底改变排涝建设滞后城市发展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