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正“进入拐点”

www.fjnet.cn 2013-07-31 15:38  张晓明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如何提高质量,如何活跃居民消费——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该考虑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的阶段。

中国文化产业于2000年正式提出完成合法化进程,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而开始提速发展,于2008年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而确立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目标,13年来可谓“狂飙突进”,一派“热运行”景象。随着“十一五”结束和“十二五”开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进入拐点”。

“进入拐点”的依据有三: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正在回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正在转变;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正在变革。

首先是速度。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4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05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6%。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6%,2012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到20%以下。

其次是发展方式。1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依靠投资推动,而非消费拉动;一些关键领域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引导,而非活跃的民间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投资领域逐渐转向上游原创和下游消费的情况下,机制不合理、效益下降等弊病日益凸显。

再次是管理模式。中国文化产业脱胎于计划经济,长期以来是“分业发展”,实行“行业分层管理”。10多年来,在改革和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行业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合并管理日益走向成熟。

发展速度下降可以看作回归常态,发展方式转型可以看作走向合理,管理模式转型则应该视为回应发展需要,建立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走向拐点的图景。

构成这个图景的底色是,我国文化市场的产品供给正在从短缺走向过剩。

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做出过一个判断: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存在“战略性短缺”的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使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使新兴服务业得不到提升,特别是使我国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缺少了文化创意设计这一引领性的行业,令“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举步维艰。

经过10多年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在一批政府支持力度大、市场开放度高、新技术进步快、消费活跃的领域,生产出了大量的文化产品,从根本上扭转了短缺的局面,一些领域甚至出现了“过剩”和“泡沫”现象。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尽快增加产量,而是如何提高质量;不是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而是如何活跃居民消费。在政策文件中的用语是,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该考虑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的阶段。

根据经济学观点,短缺经济和过剩经济具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需求。短缺经济生产能力过低,需要保护企业,保证供给;过剩经济生产能力过剩,可以开放竞争,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在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因此,过剩的出现意味着市场适度宽松局面的出现,也意味着深化改革机会的到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 责任编辑:王丽云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