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扬善惩恶纵有天性更在环境

www.fjsen.com 2013-08-13 08:29  姜泓冰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让孩子有更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用爱,用法度,用教育来缩短社会观念与信仰混杂、道德底线被推低的不幸时期,是所有成年人的义务与责任。

七斤八两重的胖男孩。

在通常的情形下,8月6日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人民医院诞生的这样一个新生命,都会受到亲人的欣然欢迎与无尽疼爱。

然而,不幸的是,这个还没有名字的男孩,注定要降生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之中——他的父母,已因为企图强奸少女并杀人灭口而被刑事拘留,将要接受法律的审判。

在法律的审判之前,这起案件,已因残忍到匪夷所思而轰动一时。

男性主导的强奸案件并不鲜见。但身为人妻,居然会为丈夫寻觅强奸对象;将为人母,却可以仅为了“补偿丈夫”、为了维护自己家庭的完整,便轻易夺走别人家孩子的性命。这一出案件中,最耸人听闻且令人费解的,正是以孕妇身份犯案的谭蓓蓓的心理构成和精神状态。

而今,谭蓓蓓的儿子呱呱坠地。他将面对的,是怎样一个世界?

最新的消息传来,原本盼望能有男孙的祖父母和远路赶来的外祖父母都表示,没有能力照顾这个孩子。表面给出的,是经济和精力的原因;更深一层的理由,恐怕还是恐惧与压力——一个由这样残忍的父母孕育出的孩子,会不会生来便带着性恶的基因;一个未出生便已“出名”的孩子,怎样才能逃脱人们有形无形的怀疑与提防?

我们愿意相信,男孩最终还是会在自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膝下长大。不仅是因为血浓于水,亲情最难割舍,更因为按照法律规定,谭蓓蓓会在哺乳期过后被追究法律刑责。孩子的亲人将依法成为其监护人,这不仅是一种权利,也应该是一种不容推卸的义务与责任。

如果这两个父母兄妹成员俱全的家庭真的忍心拒绝一个无辜的婴儿,在某种意义上说,或许也向我们揭开了罪犯夫妇残暴异常行径的心理与环境之源。就心理学而言,这个世界也许真有一部分人生性残忍,更多的人一生却仍是在人性的善或恶两个极端之间起起落落,倾覆或执着于某一端,甚至也只是一念之间。能够影响人的从善或扬恶之选择的,更多在于环境与教育。

让孩子有更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用爱,用法度,用教育来缩短社会观念与信仰混杂、道德底线被推低的不幸时期,是所有成年人的义务与责任。希望就从今天起,从让这个无名的特殊男孩少受伤害做起。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