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官方造谣”能否“与民同罪”?

www.fjnet.cn 2013-08-30 16:43  林  萧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网络谣言泛滥被人人喊打,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刚露头的“官谣”。“官谣”的产生根源,莫过于是急于想撇清自身污点的某些单位或个人。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出一些官方“先否后肯”的怪现象,希望能引起一些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的相关部门重视。(8月29日《新京报》)

造谣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捏造消息,迷惑公众。在网络信息时代,一次造谣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尤其作为政府部门来说,遇到重大或热点事件时,公众最迫切希望得到客观、公正的“官方回应”,而在现实生活中,“官方造谣”却成了普遍现象,以虚假、混淆是非的回应转移公众视线,掩盖真相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近段时间,公安部在全国掀起打击整治网络有组织造谣炒作专项行动,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名人因造谣传谣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全国各地也有一些网民因造谣被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海南警方查处网络造谣案18起共抓获506人,陕西警方已侦办网络违法犯罪案件6起,批捕22人。从警方查处网络谣言的力度来看,不可谓不算大,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行动的不断深入,因造谣被抓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而言,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造谣者严厉惩治,自然是大快人心之事,大多数人都拍手称快。不过单就公民个体而言,即便是编造、传播谣言,其传播面、危害性都远远比不上“官方造谣”的恶劣程度。官方除了代表政府机构,往往更多地还掌握着公权力、媒体以及发布渠道等资源,遇到重大事件或分不清谣言真假时,政府部门应该主动以坦诚、负责的态度面对公众,及时进行辟谣或澄清事实,遗憾的是,官方的第一反映往往是矢口否认,甚至还编造谣言欺骗民众,企图逃避舆论追问。这些从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被实名举报,能源局声称污蔑,广东佛山一货车司机遭执法者殴打,但打人者称“绝对文明执法”等事例中可见一斑。

如果说传播、编造谣言者需要受到法律制裁,甚至上升至刑罚的层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双手赞成。但问题的关键是,古代尚且推崇“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作为政府部门的“官方造谣”却往往“造”了就“造”了,既不见有相关部门为此担责,也不见相关责任人遭罢官蹲监,如此一来,法律的公信力何在?因此,在整治网络谣言时,千万别忘了将政府部门纳入其中,对“官方造谣”依法究责,让造谣者付出沉痛代价,这些应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体现。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